有色金屬工業是制造業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是實現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特別是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都離不開有色金屬。
有色金屬需求分析
目前,中國對有色金屬的直接需求占比較高,多在40-50%之間;部分品種,如稀土和鎢等需求占比可達到80%以上。但中國作為制造大國,原材料在被加工為成品之后,相當一部分用于出口。根據估算,扣除出口,中國的有色金屬需求占比不到30%,海外才是有色金屬終端需求更重要的力量。2019年中國有色金屬表觀消費量約6320萬噸,到2025年將達到8000萬噸。
有色金屬行業現狀分析
作為有色金屬大國,我國具有全球最健全的科技鏈、最完備的建設鏈、最完整的產業鏈,最大規模的產能、最大市場的需求。據統計,2021年1-2月,8820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包括獨立黃金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788.4億元,同比增長47.5%。實現利潤總額366.8億元,同比增長231.8%。2021年一季度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創近十年來新高,實現利潤總額651.8億元,同比增長3.4倍,兩年平均增長70.3%。
我國有色金屬的產量保持穩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下游行業發展態勢較好。有色金屬是基礎原材料,和基建、地產、汽車、家電等領域需求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也就說明如果在我國的基建、地產、汽車、家電等領域發展良好的趨勢下,會對我國有色金屬需求帶來積極作用,并進一步影響有色行業景氣度和相關公司的盈利水平。
國家發改委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4842萬噸,同比增長7.9%,增速同比提高4.4個百分點。“十三五”期間,國內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消費增長速度已經出現明顯回落。預計未來還將進一步回落。與此同時,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未來我國有色金屬產品出口空間將被嚴重擠壓。
有色金屬行業轉型綠色發展迎來新機
目前,碳中和已經成為國家重大戰略,政策引導加速國內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將全方位影響有色金屬行業發展,在供應上做減法、在需求上做加法,改變供需曲線為有色金屬行業創造新的結構性成長機會。高效能的高端制造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轉型升級下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將拉動產業鏈上游資源端鋰、鈷、鎳、稀土等新興金屬的需求增量,打開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