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延慶新城、順義區牛欄山和朝陽區豆各莊三地塊入市,單日攬金78億元。其中延慶新城地塊被富力中交聯合體以21.4億元拿下,溢價率達67.2%。而總價最高的順義牛欄山地塊被石榴集團以38億元收入囊中。與今年出讓的大多數地塊一樣,上述三宗地均為“限價地”。
今年北京住宅土地供應74宗
截至目前,北京年內土地成交金額達到2652.6億元。據北京市規土委官方網站上顯示,將在年內成交的土地還有兩宗。也就是說如無意外,今年的土地出讓已基本完成。如果僅從數據上來看,今年的土地市場呈現出供應量大遠超往年。
據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2017年北京住宅土地供應74宗,合計供應規劃建筑面積達到了1014萬平米,同比2016年全年上漲了304%,為近4年最高。截至目前,北京年內土地成交金額達到2652.6億元。
事實上不僅在北京,在全國范圍內,無論是土地出讓情況還是房企拿地熱情都呈現出明顯的上升態勢。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為2215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3%,增速比1-10月份提高3.4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11436億元,增長47.0%,增速提高3.7個百分點。"
“限房價、競地價”出讓方式占主流
在今年土地市場還有著諸多創新點,其中全國各地都根據自身的限購政策推出了與之相配套的土地政策。在北京這樣往年土地供應稀缺的城市,土地市場方面的創新體現得尤為明顯。
克而瑞分析師崔秀程分析認為:“今年的土地供應與往年不同。首先是供應節奏上較去年有了明顯的提升,在上半年推出了諸多優質地塊。下半年,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又陸續增加了自住房、限價房以及共有產權房地塊。這些舉措對北京土地市場影響較大。”
今年北京絕大部分土地采用“限房價、競地價”的出讓形式,從土地出讓的那一刻起就對未來房價做出限制。絕大多數的土地限價是略高于周邊二手房價格,因此從源頭對未來北京房地產市場的房價進行了有效把控,同時也遏制了開發商的非理性拿地,平抑了土地市場的溫度。相較往年,在各宗土地出讓時溢價率頻頻觸頂的情況,今年的土地出讓溢價率一直維持在一個理性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