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租客的增加,在北京亦莊某公寓工作的小劉和同事們只能騰出自己的宿舍,暫住酒店,而他們向企業提供的4-8人間員工宿舍已經住滿。隨著北京違法違規、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三合一”“多合一”公寓、工業大院、群租房等被清查,租賃需求增加,但是正規合法的“藍領”租賃供應卻寥寥無幾。
在中國飯店學會公寓委員會專家組組長穆林看來,中國未來預計會有大約兩億人左右的“藍領”租賃需求,但正規合法的供應短缺,更重要的是政策亟須破冰,行業需要統一監管標準。
租賃市場供不應求
在中國飯店學會公寓委員會專家組組長穆林看來,部分技術型藍領的工資水平比普通的白領還高,但是更多的還是來自基層普通的服務型人員,他們工資低,支付能力有限,需要的僅僅是一張床位,因此低租金“藍領”公寓需求不少。
隨著北京此次安全隱患的清查,租住在北京海淀西苑的小周終于從“城中村”搬進了“小區”,從事搬家工作的他雖然月薪也能拿到上萬元,但是一家人的開銷、每個月必備的存款讓他一直住在更為便宜的城中村。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快遞人員、理發店的小哥、外賣送餐員等等。
此次換房雖讓他的租房成本增高一倍,“但現在回想來看,以前租住的房子安全隱患真的很大,頭頂上有數不清盤在一起雜亂無章的電線,隨時都有掉落的可能,走廊里堆滿了木材、床墊、廢棄的物品,僅留出一條一人寬的通道,萬一發生火災,跑都跑不出去。”小周感嘆。
但小周也表示,像他這樣能夠狠狠心住在現在這個“小區”的人其實不多,有一些人每年花在租房預算的錢很少,他們僅僅需要一張床位,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穆林表示,中國未來預計會有大約兩億人的“藍領”租房需求,但正規合法的“藍領”公寓供應卻很少。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包括歐美、日本等國家,滿足“藍領”需求的宿舍型公寓占比很大。在歐美長租市場,企業宿舍占比高達57%,白領公寓占比30%-35%,高端服務式公寓僅為3%。
專業機構試水宿舍型公寓
在國內,目前專門從事宿舍型公寓的運營機構寥寥無幾。截至目前,僅僅包括安歆公寓、新起點連鎖公寓、魔方公寓等幾家專業機構,運營模式多是為企業員工提供整間租賃,每間房床位數量不一,包括2人間、4人間、6人間、8人間、10人間等等,一張床位租金在500-1500元之間。
安歆公寓CEO徐早霞告訴新京報記者,事實上,住在他們公寓里面的都是從事服務業的企業員工,包括快遞小哥、餐廳服務員、收銀員等等,他們收入很低,不能承受大城市高昂的房價和租金,由企業包吃包住,所以安歆公寓提供的是宿舍型公寓。目前,安歆公寓在全國的床位數量達到5萬張,在北京的7家門店已經開業,多是滿員狀態。
不止安歆,近日鏈家創始人、董事長左暉在其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稱,“自如應該為這個城市最普通的勞動者,提供有尊嚴、可支付的居住產品。希望有合適物業的人和自如合作打造”藍領“公寓,我們會把這事做好。”
據悉,自如對“藍領”公寓的規劃自去年已經開始,并對上海等地的“藍領”公寓進行考察,在北京已經洽談數處有意向的物業。
管理標準須統一
安全問題是“藍領”公寓的最大敏感點,也是目前處于政策“灰色地帶”的主要原因。
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寓人士表示,宿舍型公寓管理更為嚴格,消防驗收都是按照酒店標準去做的,每個房間內不僅有煙感噴淋頭、滅火器,工作人員每天會多次清查房間。
在徐早霞看來,安全是住宿業的第一位。因此,他們的宿舍型公寓,每間房內零拖線板,每個床位旁僅兩個插座供使用;零大功率電器;零煙頭。此外,每個月,會對住宿人員進行一次消防演練,做到每個人都會使用滅火器。
“目前最大的難點仍是政策的界定,以及沒有統一的行業管理標準。”徐早霞表示。
不過隨著市場需求的激增,以及租售同權等政策的推動,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宿舍型相關政策的落地。以廣州為例,今年10月份發布的《廣州市租賃住房標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首次認可了住房租賃企業經營的宿舍型公寓,并公布了宿舍建筑設計規范的相關標準和要求。
據徐早霞透露,在杭州,有關部門希望安歆公寓能夠建立宿舍型公寓的試點項目。
對此,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表示,藍領公寓市場的最終形成,其核心是產品的標準化和政策法規的明確規范,從而才能吸引大量資本的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