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全屋定制家居一樣,軟體家居也被譽為“黃金產業”,在經歷了市場異常動蕩的2020和2021之后,2022,軟體家居的風將往哪里吹呢?

1跨界,向全屋定制進軍
近幾年來,在大家居、整裝、拎包、一站式等中國家居建材家裝發展總趨勢里,本質上已經沒有定制和成品(軟體家居屬于成品)的區分了,只有融合的大趨勢。
泛家居圈在前不久曾推出過一篇深度報道:中國家居建材家裝業的三大黃金產業,全屋定制、軟體家居、系統門窗,在這三大黃金產業里,“定制+軟體”是一種趨勢、一股潮流,全屋定制家居往軟體擴張已經蔚然成風,從入口的角度看,這是前端往后端的延伸,軟體家居往定制家居擴張的沖動,從來就沒有停歇過,這是后端往前端的試探。
軟體家居為什么要跨界全屋定制?一是消費大勢,二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需要,三是定制家居是一個重要的流量入口。
跨界全屋定制,軟體家居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內生式,第二并購式。
顧家和慕思采取了第一種方式。顧家從2016年布局顧家定制,去年顧家定制家居收入為4.56億元,今年上半年顧家定制營收是2.94億元,去年,顧家投資10億元進行全屋定制新基地建設,并計劃明年突破1000家全屋定制門店。
在顧家的版圖上,定制家居應該是繼沙發、床墊后的第三增長極。
慕思跨界全屋定制,是在其既有的子品牌V6的基礎上進行大家居方向的拓展,是從軟體的角度探索“成品+定制”的融合模式,其戰略意圖是令V6大家居成為慕思集團上市后新的業績增長點和重要的發展新引擎。
敏華采取了并購的方式,即控股那庫家居,那庫家居屬于高定,顯示出敏華切入定制家居不僅在方式上與顧家、慕思不同,而且在定制類別上也不同,顧家和慕思走的是大眾定制路線而不是高定。
2擴張,在渠道和產能的道路上狂奔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這兩年的疫情前所未有地沖擊著各個行業,史無前例的不確定性,導致了各個行業的巨變和洗牌,對于行業巨頭而言,是收割市場、擴大份額、快速擴張的絕佳機會,對于中小品牌而言,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全屋定制家居如此,軟體家居亦然。
敏華就是在這兩年時間里,實現了其在國內市場的超常規發展,這種超常規發展體現在業績、渠道、產能等方面。最新數據顯示,敏華控股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為:總收入約103.58億港元(約合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0.8%;整體毛利率約36.2%(去年同期約35.0%);凈利潤9.88億港元(約合8.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9%。
截至今年9月30日,敏華控股在中國總共擁有5369間品牌專賣店(不包含收購的格調和普麗尼門店662間),半年時間就實現專賣店店鋪數目凈增長1247間。
10月19日,敏華與長春經開區正式簽約,未來幾年將在長春投資15億美元,建設東北生產基地與北方銷售總部,此前,敏華與武漢市新洲區政府簽約,擬投資10億美元,建設敏華智能制造及華中區域總部項目,至此,敏華完成了在東南西北中的全面布局。
與敏華異曲同工,顧家也在業績、渠道、產能等方面一路狂奔,顧家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32.25億元,同比增長54.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38億元,同比增長22.58%。
顧家在全球擁有6000多家品牌專賣店,是國內軟體家居行業中門店數最多、覆蓋面最廣的品牌。
8月30日顧家與重慶市江津區簽署《項目投資協議》,擬使用12億元在重慶市江津區投資建設顧家家居西南生產基地項目,至此,顧家完成了華東、華中、華北、西南四大方位的生產基地布局。
3內銷,在國內大循環中拓展商機
從敏華、顧家、慕思的戰略布局看,內銷成為了重中之重,這與疫情沖擊下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以國際國內兩個循環為輔”的大政策背景不謀而合。
截至今年9月30日,敏華控股在中國市場主營業務收入約64億港元(約合5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6%,截至9月30日,敏華控股在北美市場主營銷售收入為25.6億港元(約合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5%。
截止今年6月30日,顧家家居國內市場營收48億、國際市場營收29.54億。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慕思經銷商數量為1401家,通過經銷、直營渠道發展了覆蓋國內500余個城市、3500余家專賣店完善的線下終端銷售網絡。
另外,慕思還在澳大利亞、美國、意大利、德國等20多個國家或地區設有專賣店,此為輔助。
可以預測,在即將來臨的2022年,敏華、顧家、慕思會以更加凌厲的攻勢橫掃國內市場,軟體家居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會不斷攀升,敏華和顧家會向年營收300億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