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仲春,全國多地開啟“大風”模式,建筑外墻保溫層被吹落的新聞也是頻頻出現在熱搜上。如何從防脫落開始,為建筑外墻帶來集保溫、防水、裝飾、消防安全于一身的“安全感”?
大風刮過 高層建筑外墻保溫層脫落屢見不鮮
近日,中國房地產報、中國房地產網、中房智庫、中房綠采邀請了多位建筑產業鏈代表,分別從行業研究機構、地產開發商及材料商的角度,就改善建筑外墻保溫工程質量現狀等課題展開討論,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節能測評中心主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能源與環境檢測中心專業總工程師楊玉忠、洛科威(中國)標準與技術專家呂大鵬、立邦中國工程事業部產品推廣本部副總監王仲輝等專家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觀點分享,對話中國好房子,聚焦行業發展,立邦工程專家講堂與您共同關注。
不止脫落 外墻外保溫系統應用現狀問題多多
外保溫脫落、變形、燃燒、滲漏、外飾面剝落等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不僅影響地產開發企業在市場上的口碑,也影響業主對產品的滿意度。
作為主要的圍護結構保溫節能形式之一,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在應用過程中同樣出現了不少問題。立邦中國工程事業部產品推廣本部副總監王仲輝在對此進行分析時表示,目前市場上薄抹灰外保溫系統問題通常表現為四類:一是系統防火問題,預防火災需要選用合理的保溫材料、設置防火隔離帶、加強施工過程中的防火組織與管理等。二是開裂漏水問題,因施工、選材、系統結構不當造成的外保溫墻體開裂漏水。三是保溫層脫落問題,主要是由于粘結劑質量不合格、粘結面積達不到要求、保溫板不合格等因素導致的。四是內墻結露、發霉的問題,因保溫層透氣性差、節點設計不完善、施工不規范、趕工期保溫材料水分未散發等因素導致。
外墻外保溫系統常見問題
除了常規的四大類問題外,外墻外保溫還有一些問題也需要重視:比如設計上深度、廣度不夠;保溫施工隊伍水平層次不齊,管理無約束,質量隱患大;施工、監理、業主單位不注重過程控制;業主肢解分包、指定分包工程隊伍或項目部私自分包;檢測單位少,檢測周期長、費用高等問題。這些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監管力度不到位,沒能給供應商品質帶來約束;另一方面是施工問題,行業內施工隊整體比較松散,缺乏專業的平臺約束和培訓,在操作難度大、需投入大量精力的工程節點上,容易產生問題。
搭建施工平臺并形成穩定的生產機制是解決外墻外保溫質量問題的關鍵。
——立邦中國工程事業部產品推廣本部副總監王仲輝
外保溫體系如何搭建應用的“安全標準”?
洛科威(中國)標準與技術專家呂大鵬表示保溫體系首先要解決安全問題,然后才是保溫。外墻外保溫解決問題的方向應以安全、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綠色發展和人類健康三點為根本,保溫材料應該在70年的使用周期內保證性能,牢記全生命周期概念。
外墻外保溫解決問題的方向應以安全、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綠色發展和人類健康為根本。
——洛科威(中國)標準與技術專家呂大鵬
給建筑安全感,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應重點考慮保溫板、膠粘劑、抹面膠漿、增強網格布、飾面涂料等組成部分的匹配兼容性,重點關注節點部位的防水、防火、防開裂處理。
立邦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構成
從保溫到飾面采用一體化的涂裝方案,不僅能夠保證系統內產品的品質和相容性,也能更好發揮系統的最大性能優勢。
涂保一體化的外墻外保溫系統具備更好的系統相容性
面對大風,如何提升保溫層的防脫落指數?王仲輝表示,一是要選擇聚合物改性膠粘劑進行保溫板粘貼,二是選用合適的抗裂抹面膠漿,規范網格布施工,三是按規范要求的粘貼方式,保障膠粘劑的用量符合規范要求。針對外墻外保溫重視的防止滲漏水問題,他建議要選用抗裂性、耐久性更好的抹面膠漿,對保溫材料養護充分、網格布、抹面膠漿規范施工,穿墻孔洞封堵有對應節點處理,減少建筑物冷橋,選用具有防水功能的找平砂漿。
鄭州正商智慧城采用立邦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提升建筑外墻“安全感”
以立邦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為例,作為可廣泛應用與各種基層墻面的外墻保溫系統,嚴格執行GB/T 29906-2013《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及JGJ/T 480-2019《巖棉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經耐候測試拉伸粘結強度經測試≧0.1Mpa, 無可見裂縫,無粉化、空鼓、剝落現象。良好的耐久性,保障外墻外保溫系統在整個保溫、裝飾系統壽命周期內,能接受嚴酷的氣候考驗,保持良好的安全性能與保溫性能。
立邦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經測試吸水量≤500g/ m²,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夠有效阻止自然界水分的滲入,抵御外界環境對墻體的不利影響。巖棉板外保溫系統水蒸氣透過性能測試顯示,混凝土基層墻體防護層水蒸氣滲透阻≤2.83*103 m²?h?Pa/g,非混凝土基層墻體≤2.10*103 m²?h?Pa/g,水蒸氣透過濕流密度≧0.85 g/ m²?h;系統良好的透氣性保證了室內環境的舒適度。
鄭州普海外國語學校采用立邦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
賦予外墻一體化的安全保護
外墻外保溫系統需充分考慮墻面應力與變形對系統的影響,經測試二層及以上抗沖擊性達3J級,首層達10J級。經30次凍融循環后,防護層外觀無可見裂縫,無粉化、空鼓、剝落現象,經耐凍融測試,拉伸粘結強度依然≧0.10Mpa,有力保證了整個外保溫裝飾系統在外界環境作用下不開裂。
在此之外,在為系統構件提供良好的施工性能之外,外墻外保溫行業也需要加強整個施工操作過程的調節、配合能力。
搭建施工平臺并形成穩定生產機制
王仲輝特別強調,外墻外保溫的系統安全一是有賴于監管機制的落實與行業自律;一是需要依靠施工平臺,形成長期穩定的人員生產機制,甚至可為保溫安裝工提供資格認證,提高其社會地位,通過對產業化工人的高效組織,配合涂保一體化的外保溫體系產品才能產出真正合格的外圍護結構。
如何看待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
1986年,我國頒布并開始實施了第一部旨在推動建筑節能工作的行業標準《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標志著我國建筑節能工作正式啟動。多年來,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從最初的30%逐漸過渡到75%的第四步節能階段。
高質量和輕材質的外墻外保溫系統將成為未來趨勢
隨著建筑節能要求的提升,對建筑保溫層的厚度就相應增加,比如近零能耗建筑對外墻保溫的要求相當于從現在60mm-80mm厚的保溫層提高到200mm以上,給外墻保溫行業帶來巨大的挑戰。
就外保溫體系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來說,技術上的困難同時也會帶來行業的巨大前景和變革。誰能掌握技術變革誰就能在市場上拿到“大蛋糕”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節能測評中心主任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能源與環境檢測中心專業總工程師楊玉忠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節能測評中心主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能源與環境檢測中心專業總工程師楊玉忠認為,就外保溫體系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來說,技術上的困難同時也會帶來行業的巨大前景和變革。將來外墻保溫層“厚”“很厚”可能就成了核心詞語,保溫層的厚度會超過基層墻體的厚度,依據形式的要求必須要做很多提升。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外墻保溫行業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未來外保溫產品的發展將趨于輕質化外保溫體系、高保溫性能材料的研發,針對裝配式構造的連接材料和連接構造安全性能提升等方向。
提升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質量,提高建筑“安全感”,不僅要系統化地提升保溫體系材料和、結構,以技術、工藝和材料的成熟為導向原則,更要重視設計、施工、管理、監管落地等每一個環節,為建筑節能的安全質量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