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在湖北武漢召開了部分省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部署近期房地產工作,進一步落實地方調控主體責任。
會議要求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切實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會議重申了樓市調控將堅持十九大報告中提及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對個別房價上漲壓力較大地區提出了預警,也有助于化解房地產市場上目前存在的一種觀望情緒。
從供給側加強房源供應
會議強調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基本定位,指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是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明確要求。會議還要求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完善住房供給和保障體系,有效調整供給結構。
在具體實施路徑上,此次住建部等三部門共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具體部署。一是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二是加大對新市民的公租房保障力度;三是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四是繼續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五是加強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對“加強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包括“統籌規劃城鎮空間布局,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提高中小城市、縣城和小城鎮的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安居”等內容。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住建部等三部門會議部署主要還是體現了從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入手的思路,以前地方政府出臺的限購、限貸政策都是從需求側發力,屬于一種臨時的市場打壓手段,但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住房問題。
“通過增加不容易被投機的公租房、共有產權房等房源供應,通過供給側的結構性調整,來改變市場預期,達到供需的平衡。”陳杰分析。
對于目前依然處于去庫存壓力下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地區,會議也提出了要結合以人為本為核心的城鎮化進程,以不加杠桿為原則,有序推進去庫存工作的要求。
調控不能“喘口氣、歇歇腳”
當天的會議中,住建部等三部門還從政策的連續性、金融管控、土地供應、優化城市功能、規范市場秩序等六個具體方面強調了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
第一是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把穩定房地產市場、化解泡沫作為重中之重,引導好市場預期,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第二是加強金融管理,平衡好房地產業與其他行業的資金配置,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第三是完善土地供應管理,提高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地比例,防止高價地推漲房價。第四是引導住房需求合理分布,加快疏導人口過多、房價過高特大城市的部分城市功能,促進大中小城市互聯互通,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縣城和小城鎮的發展。第五是大力整頓規范市場秩序,堅決打擊投機炒作,凈化市場環境。第六是研究建立房地產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加強對地方穩定房地產市場工作的評價考核和約談問責機制。同時,會議要求加快研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易居(博客)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會議提到了六點內容思路總體上和過去是一致的,但是其中第一項強調調控不允許出現“喘口氣、歇歇腳”很關鍵。因為近期部分城市樓市繼續火熱,個別城市出現了亂漲價等苗頭,因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據國家統計局11月18日發布的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住宅銷售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2%。
對此,方圓資產管理首席分析師鄭浩志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市場上并沒有出現很多“喘氣”與“歇腳”的情況,現在提出這樣的要求其實更多是為了調整市場預期,讓市場不要以為2018年就能夠“喘口氣、歇歇腳”。
陳杰認為,除了能夠化解市場上的一部分觀望情緒外,住建部此次會議也相當于是做了一個預防,定了一個基調,明年房地產市場調控還是會保持比較高壓的狀態,不會有新的方向性、原則性的調整,當然這期間可能還會有一些新的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