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濰坊)家居門窗博覽會同期,2021年10月13日,“中國門窗行業發展高峰論壇——趨勢”在山東臨朐窗博城隆重舉行,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有:
米蘭之窗董事長馬俊清;
山東華建鋁業集團常務副總裁/易歐思系統門窗(山東)有限公司董事長丁三蓮;
廣東福臨門世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曉東;
山東葉陽門窗科技有限公司熊詩才;
論壇由廣東建眾CEO劉瑾老師擔任主持。
在論壇上,來自門窗行業的大咖們就門窗行業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暢所欲言,闊談在疫情、原材料上漲以及政府調控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下,門窗行業如何拓展新思路,謀求新作為。
廣東建眾CEO劉瑾:全球疫情給門窗行業的市場環境帶來什么樣的變化?面對這種變化,門窗行業又將迎來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
米蘭之窗董事長馬俊清:去年的疫情給門窗行業帶來很多擔心和焦慮,特別是服務于家居和門窗更換的企業,出現了停滯期。但去年6月疫情緩解后門窗企業迎來了一個爆發期,據建材家居行業的數據顯示,2020年門窗企業的訂單量增長了30%-40%。疫情居家隔離的三個月導致人民對室內新生態環境的要求大大提升,門窗的重要程度在這種情況下尤為突出,這種形勢下,門窗行業的轉型契機得到釋放,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疫情對門窗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新的發展起點。
山東華建鋁業集團常務副總裁/易歐思系統門窗(山東)有限公司董事長丁三蓮:非常贊同馬總的觀點。疫情不但沒有給門窗行業帶來打擊,反倒促進了行業的發展。疫情居家隔離,人們多數靠刷視頻打發時間,這種情況給門窗企業帶來了營銷觀念的轉變,由線下地推等的營銷方式轉變為抖音視頻、直播等的營銷模式,推廣更高效,也更可控。疫情加快了門窗行業與互聯網線上的融合,給本行業帶來更多探索和創新,也造就了行業的發展。
廣東福臨門世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曉東:疫情給門窗企業帶來三個影響,一是疫情給所有企業帶來一個分水嶺,讓現金流充足的企業發展更好,資金流不足的企業舉步維艱。疫情的第一年對企業確實帶來了促進作用,但到了疫情的第二年,經營好的企業持續維持良好的經營狀況,但多數企業的經營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內功”修煉不好,無法很好地應對突發狀況。二是疫情居家使消費者對門窗品質的要求大大提升,對高端門窗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三是傳播方式的改變,由傳統的網絡傳播方式轉變為抖音視頻傳播。
山東葉陽門窗科技有限公司熊詩才:我從陽光房行業來講講疫情居家隔離的一百多天對本行業帶來的影響。以往人們對陽光房都持觀望態度,但是在疫情居家,活動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陽光房反而成了人們與外界接觸、放松的空間。因此,陽光房在抖音等的傳播下,在去年得到快速發展。今年出現增長放緩,我覺得是行業正常的發展狀態,并不代表行業發展就退縮了。未來,我們要將產品的營銷體系、生態體系、產品研發體系結合起來,才能讓企業走得更長遠。今年下半年也勢必有些企業能做得更好,有些企業做不下去,做不下去的企業一方面是內功沒練好,一方面是沒有結合當前形勢。陽光房現在的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南方,因此葉陽現在也針對南方市場調整了發展戰略。
(米蘭之窗董事長馬俊清)
廣東建眾CEO劉瑾:剛才我們聊的疫情屬于天災,人為控制不了。我們接下來聊的第二個話題:鋁型材、玻璃等原材料的上漲、錯峰限電等政策的實施等人為方面的原因,給門窗行業帶來的巨大沖擊,門窗企業該如何突圍?
米蘭之窗董事長馬俊清:原材料上漲確實給門窗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尤其是去年簽的工裝合同,在原材料上漲的情況下,做了沒有盈利的空間,不做又面臨合同的約束。這也是今年上半年大部分服務于工程行業企業所面臨的困難。要打破這個困局并沒有好的辦法,只能一方面重新和業主談判,要求提高價格,但是難度非常大,甚至不可能。門窗行業屬于甲乙丙丁中的丙方或者丁方,話語權越來越小,但是面對原材料漲價的問題,該提的還是要提,而且要理直氣壯。有些企業是可以給予價格的補償的,但也有些企業尤其是央企、國企等管控得比較嚴的大企業,溝通起來相對較難。這種情況下只能靠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其實最主要還是看企業能不能扛。有實力的可能就扛過去了,扛不過去的企業在這個危機下基本沒有了生存空間。作為零售企業面對零售客戶,應謹慎評估成本核算,將漲價的觀念傳遞給消費者。門窗行業的利潤空間在整個家居行業來說一直相對較低,因此,在原材料上漲的情況下,該漲價漲價,該談判談判,該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拉閘限電對北方的門窗企業影響不大,但是可以利用這個契機漲價以及改變付款方式。因此,企業想要度過原材料漲價的難關,就必須漲價。
(山東華建鋁業集團常務副總裁丁三蓮)
山東華建鋁業集團常務副總裁/易歐思系統門窗(山東)有限公司董事長丁三蓮:針對拉閘限電、原材料漲價,我們需要分析背后的邏輯原因。我個人認為大宗材料漲價、拉閘限電也是國家發展的措施和手段。大宗材料原材料如銅、鐵礦石、鋁等需要進口,而不是控制在自己手里,所以我們沒有定價權。國外疫情期間無法生產,而國內因為疫情控制得好,生產恢復了,原材料供應不上,這就導致國外進口的原材料價格飛漲,我們用低價的毛利生產之后出口給國外訂單,這種情況下國家的調控是非常正確的。國家調控的背后可能是對各行各業的洗牌和升級。在國家大政策的前提下,門窗企業要正確評估自己,迎合國家調控政策,才是未來發展之道。從工裝角度上講,面對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有很多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像國有企業各種監管和要求比較到位,杠桿的作用就沒有那么大。在市場紅利面前民營企業的把控力度相對央企、國企來說做得更到位。民營企業應該像經濟學家說的那樣,要捂緊錢袋子。因為在滾滾而來的市場紅利面前沒有穩住,導致很多杠桿比較大的房地產企業發展過猛,在急剎車的過程中感覺很痛苦。整個產業鏈的傳導,傳遞給了門窗企業,使之受到很大的牽連。面對當下的形式,首先思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接下來應該怎么做,評估自己是當下最重要的工作。工裝企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選擇未來的發展之道。對零售企業來講,在市場動蕩過程中,要把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想得非常清楚明白。當消費者能靜下心來做選擇的時候,對門窗的品牌會增加認知,增加認知以后就會將注意力轉向高端產品。因此,門窗企業要轉變營銷理念,向品質看齊,這才是門窗企業未來發展的硬道理。
(廣東福臨門世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曉東)
廣東福臨門世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曉東:作為一家家裝企業,我來談談福臨門是如何應對原材料上漲和拉閘限電的。首先我們將這視為不可抗拒的外力,外力我們改變不了,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內在。一是把賬算清楚。二是鎖定原材料價格,先提前把漲幅較大的材料如鋁材、玻璃膠等漲幅較大的原材料先預定完,盡量降低漲價對企業的影響。同時通過不間斷調價,企業內部配合做好相應調整,以抵消調價帶來的影響。三是提升企業的內部管理,避免無謂的動作導致利潤的流失。
在追求利潤的過程中要抓住核心指標,我們福臨門世家有三個方法和大家分享。一是緊抓有效出貨,每年團隊的目標必須要有30%-60%的增長。二是降低運營費用,把展會等的運營推廣費用優惠,將一些不必要的推廣費用收回來,利潤空間就保住了。三是降低庫存,并非庫存越多企業越有實力,福臨門通過幾年的努力,把原材料庫存的比例做到了1:1.3,避免了讓原材料占用太多的現金流。企業要從內部有效降低成本,從而提高競爭力。原材料上漲誰都改變不了,只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法才能謀求出路。
關于拉閘限電,我們買了一個500千瓦的發電機,因此限電政策對福臨門的生產基本沒有影響。遇到問題要主動尋找解決方法,避免被動的局面,企業才能更好的發展。
山東葉陽門窗科技有限公司熊詩才:幾位嘉賓的觀點令我受益匪淺。原材料漲價以后估計不會再落到以前的價格,而且人工費等也會跟著一起漲,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必須修煉好“內功”,該花的花,該省的省。對于本輪限電,是契合國家雙碳發展方針。這也給我們指了一個方向,未來企業的發展要往這方面做好相應的規劃,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趨勢。原材料的漲價對工裝市場影響巨大,對家裝市場來說,短期看是壓榨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但在漲價的觀望期過去以后,將家裝市場將迎來10%以上的增長趨勢。在這段時間里,也是門窗企業修煉“內功”,為下一步發展發力的好時機。對于陽光房行業來說,第一,鋁型材的漲價對陽光房的沖擊也很大,我們正努力研發性價比更高的產品,以適應原材料漲價的難題。第二,我們預計今年將從管理上提升10%-15%的利潤,而原材料上漲導致成本提升了20%-25%,要實現這個目標,只有漲價。在多重壓力下,葉陽的產品研發部開發了新的產品,從性能上提高產品的質量和使用感。我相信,回歸產品的本質和用戶的體驗上,踏實做好內部體系管理和產品研發,關注用戶感受,一定能適應行業的發展趨勢。
廣東建眾CEO劉瑾:說起這個話題,我提煉一下,其實主要還是看市場需求,比如說如果整個行業都漲價了,消費者對于高品質好服務的產品接受程度就會會慢慢顯示出來。而漲價的同時也會被要求提高服務,如果只漲價不漲服務和品質,最終也會被被市場所淘汰。也就是說有可能市場上有100個門窗品牌,最后被淘汰得剩下了30個。而這30個品牌,卻享用了全國的消費體量。所以,未來我們會發現,有更多的強品牌、大品牌會出現。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整個門窗行業是大行業,小企業。但是有可能接下來10個億、100個億的企業會隨著這波浪潮越來越多。
剛才我們聊的幾個話題都是怎么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除此之外,門窗企業還應該怎么突擊?隨著各地房地產精裝政策的相繼出臺以及人們消費觀念的升級,地產精裝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地產發展模式的轉變升級,給整個家居建材產業帶來嚴峻的考驗,門窗企業該如何適應這種發展趨勢?該如何發展才能實現升級轉型之路?
米蘭之窗董事長馬俊清:精裝房對門窗行業的影響不是最大的,對于新房來講,門窗是外圍結構,是必須要做的,做不好的也需要換。買了新房后裝修換窗也占一定的比例。現在既有建筑的體量非常大,達600億平方米,城鎮的體量也有350億平分米。從宏觀的角度來講,無需擔心精裝房政策的出臺會對門窗行業造成大的影響,每年零售端的門窗總量要大于新的建筑的總量的2倍左右。門窗行業自身的體量已經足夠大,而且我們常說的“大行業,小企業”,每個企業在市場中的占有率非常小,因此,企業無需擔心,做好自己即可。
企業未來的轉型升級,是行業的大事。我認為行業的轉型升級應該是兩條主線,一個是國家提出的碳中和,美好生活的需求已經進入了這個時代。普通老百姓在二次改善住房過程中或者是提升家居住宅品質的過程中,進入了高品質的追求,而高品質生活離不開好的門窗來呵護。因此現在也進入了換窗時代,我們做門窗的主線,一定要往高品質的門窗的路線走。二是國家產業政策給我們帶來的機遇。比如現在國家提倡的碳中和,我們門窗人一定要對這個概念有深刻的理解。目前我們國家既有建筑的碳排放量在20%左右,減碳貢獻最大的就是門窗。從南到北,國家墻體改革進行了20多年接近30年,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墻體的外保溫和門窗的升級。高層建筑的外保溫在中國的特有建筑中應用較多,建筑外保溫的技術已經進入了成熟期,再繼續加厚外保溫的厚度,將對安全性、技術手段的突破都有制約。既有建筑的碳排放量,好的門窗如剛才易歐思總經理陳博倫說的那樣,用了將近40年的時間超越了德國。門窗行業一定的朝著綠色節能的目標,堅定走碳中和路線。2060年達到碳排放為零,在這幾十年的時間里,門窗行業的發展一定是穩步的,向上的。雙碳政策給門窗行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一是呵護高品質生活,二是產業政策,通過技術手段的提升,為國家零碳排放做出門窗行業的貢獻。
山東華建鋁業集團常務副總裁/易歐思系統門窗(山東)有限公司董事長丁三蓮:工裝和家裝的不同之處在于工裝是批量生產,對細節把控沒有那么嚴,如果對生活品質要求高的客戶,就會選擇換窗,這就給零售企業帶來了市場空間。每年交付的那么多房子當中,哪怕換窗的概率是十分之一,市場的份額也是非常可觀的。隨著國家對精裝房的推廣,越來越多的精裝房將充斥在市場,但換窗的群體畢竟是少數,這就導致市場份額變小了,面對這個情況,應該如何應對?我認為這時門窗企業應嚴格調整戰略和思維,去應對越來越大的精裝房市場。可以跳出現在固有的視野,參考國外的門窗市場,撇開工裝和零售的標簽,堅定走品牌發展路線,以此來迎合國家對房地產未來發展的方針政策。
轉型升級要根據精裝房大面積進入市場后的需求進行改變,要迎合市場發展趨勢,堅定走品牌發展道路。在這個過程中,要對自己有個精準的定位。不管從房地產還是到門窗企業,從工裝到零售,頭部企業已經在聚集,而且速度很快,有的甚至已經是完成了聚集。佛山有四五千門窗企業,雖然現在還在百花齊放,但未來一定不是還這樣,有可能形成專業化的分布。擁有產品的研發能力、企業的組織能力,有強大的實力,整合市場,走品牌路線,將來就可就能躋身頭部企業。其它企業要給自己找準定位,可以給頭部企業加工,做精細專業化分工。這種定位并不代表企業失去了自己的品牌就發展不了,還是可以在特定的領域發展無限大,比如做高效的加工和專業化的配套,也能在未來的發展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存空間。所以我認為未來的轉型升級是必然的,但至于什么時候能實現,不好說。
廣東福臨門世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曉東:我認為精裝房政策的出臺,一是有能力的企業可以做室內配套的門,二是剛才馬總提到的換窗時代,以我們福臨門為例,在廣東區域開展了不破壞裝修、不影響家居生活的換窗工藝,推廣了有兩年的時間,這個項目的利潤和推廣都挺不錯。雖然精裝房將該做的做完了,但是還是可以開拓二次換窗的市場。以深圳為例,有400多萬套房子,其中15年以上房齡的占50%以上,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要順應市場的發展快速建立自己的團隊,占領市場份額,這是需要我們主動去做的事情。我們要抓住換窗時代拓展市場,成為一個新的品類,新的品牌。
未來門窗行業的發展有三個趨勢,一是生產更加智能化;二是在傳播方面,要改變以往的傳播方式,要用大眾所熟悉和流行的傳播工具來宣傳品牌;三是企業的生存發展回到原點,要做到員工滿意、消費者放心,保證有足夠的現金流,這三方面做好了,就能很好地應對不確定的突發因素。
(山東葉陽門窗科技有限公司熊詩才)
山東葉陽門窗科技有限公司熊詩才:精裝房的問題剛才幾位嘉賓已經說過了,我就說說陽光房行業。陽光房行業也存在舊改,因為違建非常多,所以舊改的份額在2%左右,并且在逐年增長上升。企業在陽光房的舊改方面如何做到高效、性價比等,都需要我們去探討。我們緊抓人們對美好生活品質的需求這點去做好自己,就必能促進陽光房行業的穩健發展。
本次高峰論壇歷時一個多小時,各位嘉賓通過對門窗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探討,有助于引導門窗同行精準把握和布局市場,為構建門窗行業健康發展生態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