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微電影節上,多家家居品牌推出了其新拍攝的微電影。從短片時代到如今的短視頻時代,雖然過去十幾年了,視頻平臺都換了幾茬,但家居品牌與微電影卻依舊不離不棄。。。
(圖源:網絡,侵刪)
短視頻時代里的家居微電影
家居業的第一部微電影是科寶家裝的《早餐》,那是2013年,一個沒有抖音、沒有快手,連微信也只是剛剛萌芽的時代,但在當時短視頻已經展露崢嶸,以萬合天宜為首的一批中國新媒體鼻祖制作了諸如《萬萬沒想到》、《報告老板》等等優質微電影系列,僅一個《報告老板》系列就在當時狂卷20億播放量,震驚網絡。
就在大多數行業還在糾結是否采用這種全新方式推廣品牌時,一度被認為是吃房地產紅利,有著嚴重路徑依賴的的家居行業,已經預見到新媒體和短視頻將會在未來成為網絡主流,親自下場拍起了微電影短片,2013年科寶找到萬合天宜拍下家居行業第一部網絡微電影,僅僅數日播放量超過500萬次,是當時同期網絡短片點擊量的前列,隨著《早餐》的熱映,科寶櫥柜的訂單量也扶搖直上。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那后面摩拳擦掌的諸多品牌也紛紛下場,這段時間紅星美凱龍的《時間門》、業之峰的《媽媽的一封信》,再到慕思的《床上關系》、歐派微電影《生死相依》,一時間視頻網站都被家居行業的微電影給刷了屏,微電影一躍成為家居業的新寵。
紅星美凱龍當時接受采訪時表示,“微營銷、微傳播的時代已經到來了,通過精準、簡潔,不再單純對消費者進行信息灌輸,更多地追求與消費者互動、分享,微電影順應了這一趨勢。”
這話放到如今,也是短視頻為什么會如此火熱的最好注腳。
既然家居行業這么早就看到短視頻的傳播能力和未來甚至是它的本質,為什么現在還在執著于微電影呢,相比現在僅僅需要一部手機,一個點子,幾秒鐘就能拍出爆紅的短視頻不同,微電影還需要各種布景道具,乃至劇本的打磨,人物的演技,在制作的量級上天差地別,而且大部分時候后者的傳播效應遠比前者低,但有這么多困難卻依舊不能阻止家居行業砸錢微電影,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撐他們呢?
(圖源:網絡,侵刪)
微電影里的文化與價值觀
確實,一個爆款小視頻能為個人博主或者一家新媒體公司帶來巨額收入。
(圖源:網絡,侵刪)
但對于以實業為主的家居行業,他們想要的并不是單純的流量,一方面是家居建材的轉化線上流量上并不理想,比如疫情期間直播帶貨爆紅,其他快銷類產品創造了各種天文數字的戰績,但家居行業依舊不溫不火,就是因為家居的消費者對于這類重工業產品,在購買流程所需時間相對其他產品更長,不會出現爆發性消費或跟風消費。
另一方面,家居行業更喜歡的是微電影這種更貼合自身的視頻形式,微電影有一個短視頻難以比擬的優點——“完整性”。
(圖源:網絡,侵刪)
現在的短視頻在幾十秒內就要表述完,于是他們會選擇把爆點和優勢用一種夸張的形式直接呈現,最快催動觀看者的腎上腺素吸引觀眾成為粉絲。
但這并不適合家居,立足實體的家居企業需求的并不僅僅是流量,而是能夠在觀眾心中留下好的、能引起共鳴的內容,通過內容吸引觀看者看完整個故事,再完成不刻意、不做作的品牌信息植入,適度的表達品牌意義,通過一個個有關愛情、親情或搞笑、或感人的故事,向觀眾推廣企業品牌、傳遞企業價值觀。這些都需要通過視頻本身的質量來呈現,而這種呈現通常需要足夠體量來承載。
因此,家居品牌寧愿深耕微電影領域,通過推出優質內容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和好感,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營銷自己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