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的輿論太過于嘈雜。不僅投資者,連數據都已經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1、工業:
剛剛,一個重要指標,能反映工業企業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主要數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出爐。
然而,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只有6.4%,比6月份回落1.9個百分點。

如果從數據上來看,說好的工業復蘇戛然而止。
而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7月份很多地區的高溫、沿海受臺風影響、河南的暴雨洪澇災情,以及多地爆發新冠德爾塔疫情,這對工業生產都帶來了負面影響。
這導致很多企業關停,物資受損,產業鏈停擺,人員無法跨區域,對工業制造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房地產:
除此之外,我們再來看另一個重要的經濟領域指標:房地產。

在房企三道紅線,房貸兩道紅線下,房地產行業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增速雙雙下滑。
不僅房子不好賣,房企的現金流也越來越緊張。地產投資增速也持續回落。7月地產資金來源兩年復合增速比6月回落4.4%。
特別是在貸款集中度考核下,居民部門的中長期貸款從5月起就開始同比轉負,并且降幅持續擴大。
房企老板叫苦不迭,就連恒大老板皮帶哥也卸任董事長。而網上很多媒體炒作的“停貸潮”也源于此。
3、汽車
房子不好賣,汽車銷售也萎靡不振。
雖然在政策紅利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增速比上個月加快了27.4個百分點,增長勢頭非常強勁。但新能源車占總乘用車只有不到10%。
而整體傳統燃油車產量、銷售都大幅萎縮。
7月份整體汽車產量同比-15.8%,比上個月還要再低2.7%。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最后,看一下消費情況,也就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

7月消費受沿海臺風,河南暴雨,各地疫情等各種因素影響,暫時中斷復蘇,重回下行。所以,消費數據也不是特別理想。
2通過經濟數據,我們來全面復盤總結一下當下的經濟狀況。
首先,暴雨洪澇災害和多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似乎比我們想象的更大一些。
不管是工業制造業經濟活動,還是消費市場,亦或者是房地產和汽車銷售,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從數據上,可以明顯看到各個行業都在下行。從國內內部看,德爾塔疫情爆發擴散后,由于防疫防控,很多城市的線下服務消費又暫停關門;河南等地的洪澇災害導致大量商場店鋪被淹,商家也沒法開工。房地產更別都說了,售樓部門羅可雀。
而從外部看,歐美經濟制造業的復蘇,正在拿回之前的市場蛋糕。而國內缺芯、缺電、缺鋼等問題,也一直困擾很多企業。
經濟主馬力的房企現在拿地熱情驟冷,開工意愿和施工意愿也開始下滑。前幾個月,不少房企還在加班加點的施工,因為項目竣工后,可以確認預售款,銷售數據就能上去,杠桿率就能下來。
現在,也沒了動力。
并且政策對房地產的調控是只嚴不松。不僅多地出臺了更嚴格的限購政策,同時,也加大了對居民信貸的管理。很多城市首套房的房貸利率紛紛突破6%,二套房的房貸利率逼近甚至超過7%!這在過去都是不可想象的。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的日子當然不好過。房企的資金回籠越來越難。對經濟的指標也造成了拖累。
3而疫情的不斷反復爆發,對經濟的影響也非常大。
大環境不確定,企業現在是走一步看一步。在這種情況下,訂單不穩定,誰敢擴產?誰敢擴張?企業家和老板們只能越來越謹慎。而財政還沒有完全發力。截至7月,財政口的專項債發行進度僅完成37%。財政支出的節奏也明顯偏慢。希望接下來的幾個月,財政能夠發發力。起碼把經濟托托底。因為馬上會迎來中秋和十一小長假。如果疫情還在防控,那么9月10月這個消費旺季,可能就要一晃而過。本來旅游和餐飲去年就遭受了致命一擊,今年如果還這樣,這幾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就非常難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