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是可持續建筑的未來?
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使用木材或木材建造建筑是不可持續的,事實是木結構建筑需要更少的化石燃料來生產,并且可以有效地封存碳多年。如果建造得當,木結構建筑在規劃、運輸和建造過程中,可以保留比釋放到大氣中更多的碳。
根據薩萊寧的說法,一棟建筑可以吸收的碳量被稱為嵌入碳,未來的建筑法規可能會像今天的隔熱和氣流一樣對其進行規定。這反過來將增加木材在建筑中的使用。
考慮到其他材料,生產混凝土或鋼材所涉及的水和能源密集型過程會顯著增加建筑的碳足跡。根據耶魯大學林業與環境研究學院的數據,鋼鐵、混凝土和磚的制造占全球化石燃料消耗量的16%。其實中國的相應材料的碳排放比重更高。
“如今用木材建筑與30年前的不同之處在于,我們現在有了關于氣候的新信息,這讓我們有了可持續建筑的強烈要求,”
杰夫·斯皮里托斯如是說,他是紐約斯皮里托斯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也是高層建筑和城市人居委員會高層木材工作組的成員。
建筑中采用木質產品有下列優勢:
通過使用高品質的木材,甚至有可能實現負碳足跡。
堅固、輕便、耐用
木材的環保特性并不是它迅速成為建筑行業重要資源的唯一原因。
工程木材,如交叉層壓木材(CLT),強度高,使用壽命與傳統建筑材料相同。它還具有耐火性和輕質性,有可能顯著降低建筑的總重量。
其較輕的重量使其成為地震易發地區的理想建筑,也是長期城市規劃的理想選擇,因為與磚和混凝土相比,木結構建筑可以相對容易地拆除和再利用。
當然,與鋼和混凝土不同,木材構件在建造過程中需要防水。例如,“燈塔”項目的建造過程涉及一個簡單且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在建筑上方搭建一個臨時屋頂,并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向上移動。
“我們認為在干燥條件下工作的必要性是個小問題。所有材料都有你需要考慮的特性,比如混凝土的重量和干燥時間,這沒什么不同,”薩萊寧說。
垂直極限
那么,建造木結構建筑還有哪些挑戰?令人驚訝的是,一個挑戰是空間。如果你在為摩天大樓設計藍圖,比如橡木木材這座塔預計將出現在倫敦最高的建筑夏德樓之前,但現實是空間非常寶貴,木結構需要更寬的基礎。
薩萊寧解釋說:“在建筑規范的規則范圍內,找出什么是可能的、實用的,這本身就是一個挑戰。”。"在燈塔項目獲得批準之前,當地政府規定木結構建筑的層數不得超過八層。"
這種情緒在全球背景下得到呼應,因為監管機構和保險公司落后于木材建筑的進步。雖然新的建筑技術的進步使這種建筑在結構上成為可能,但這種法規上的差距使得在行政上很難建造到更高的高度。
斯皮里托斯補充說:“要想對這些先鋒項目感興趣,你需要一個對社會和環境負責、敢于冒險的開發商,愿意花時間學習木材建筑。”
UPM木材公司的客戶住友林業目前正計劃在東京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木質高層建筑。這座70層的混合木摩天大樓也將成為日本最高的建筑,高達350米。
一種永續資源
此外,專家表示,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負責任地采購木材和木材,以確保其低碳資質。否則,這可能會加劇世界各地無計劃、監管不力的伐木問題。
根據Spiritos的說法,圍繞木材項目的供應鏈中成熟程度最高、準備應對需求急劇上升的部分是林業。“有許多公司有著長遠的眼光,供應負責任的、經過認證的木材產品。”
從可持續管理和認證的森林中獲取木材將確保原材料是一種可再生資源,造福今世后代。
挑戰傳統建筑和提供可再生替代能源的愿望將繼續成為發展木結構建筑和使用木材的強大動力。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建筑業進入“木材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