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低碳生活 大件廢舊家具亟待有個“家”
近日,正在裝修的小李遇到了煩心事。裝修后家里的沙發、床、餐桌等大件家具都需要更換新的。可是,原來的舊家具卻不知怎么處理。直接丟小區,物業不同意;即使倒貼錢,收廢品的也不要;網上搜了一些回收單位,要么嫌棄太遠,要么覺得沒有回收價值,也不要。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具更新換代的周期也日漸縮短,淘汰的大件廢舊家具逐漸増多。舊家具如果隨意丟棄,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也會影響生態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
如何妥善處理大件廢舊家具,是對市民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檢驗,也是給城市管理部門的考題。為了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淘汰的大件家具亟待一個“家”。
“顏值”高易被回收
記者從百度上搜索“大件家具回收”,倒是搜出不少回收單位。然而。打電話一咨詢,多數是拒收。
什么樣的家具才可以被回收?在這些回收商看來,一看顏值,二看距離,三看回收成本,這也意味著有“顏值”的大件家具尚有可回收空間。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般這類家具會被放在二手網站上出售給出租房一族們。
“老破舊”報廢難
一位從事廢品收購的從業者坦言,空調、電視等家電產品即使報廢了,拆解后也能回收一些銅、鐵等有價值的金屬。舊家具多數是人造板材,回收利用價值不大。而且,舊家具比較笨重,占地面積大,人工搬運特別費事,通常不會上門拆解回收。
如果說品相尚好的舊家具還能通過舊貨市場、網絡平臺等找到新的歸屬,那么已徹底“遲暮”的舊家具該如何處置?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規定:廢舊家具等大件垃圾應當按規定時間投放在指定的收集場所。據了解,早在2012年,北京市就試點實行家具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主要包括柜體、沙發、床具、桌椅4類家具(僅限可移動家具),并明確提出回收的舊家具,可再使用的由家具銷售企業交由合法的二手家具經營者回收或進行公益捐贈,不可再使用的須由家具銷售企業自行或委托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全部拆解,實現資源回收利用。
然而,“以舊換新”的難點之一是如何補貼,而補貼的癥結點是如何界定家具的價值。對于此,北京市商務局就此進行了屢次研討,認為履行“明碼實價”才能保證“以舊換新”政策真正惠及消費者。
專家建議:需要政府統一規劃
針對大件廢舊家具的處理問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表示:“現階段大件家具等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需要政府統一規劃,建立暫存—回收—交易—拆解—利用全過程管理體系,由第三方專業公司開展收集運輸處理等服務,主要依靠市場機制運行。”
劉建國還建議,從減量化、資源化角度出發,廢舊家具優先考慮進入舊貨交易體系應該成為一項基本原則,地方政府以及作為行業主管部門的商務部門應該為廢舊家具進入舊貨交易體系創造便利條件。
顯然,政策保障是一方面,破解大件廢舊家具“回收難”,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所謂萬事開頭難,相信通過多方聯動,打通循環利用的瓶頸,就能破解廢舊家具的回收處置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