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優化供應鏈,同時整合供給側和需求側,結合國內外兩個市場,整合彼此的優勢,彌補彼此的劣勢,創造增值,實現三方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形成多元化的品牌效應,加速從貿易商向供應鏈運營商轉型。輕資產運營,重整合資源。
2系統化管控
運用ERP管理系統,讓合作商在渠道上從原先點對點的商業模式,簡化成直接與建發的云平臺對接,極大地減少了各方面的運營成本和冗雜的工作量,同時把人為的干擾因素降至Z低,整個流程透明化,可控化。
3 顛覆現有的商業模式,對非聯盟企業形成多維優勢的降維打擊
設立生產商準入制度,對供應商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對現有鋁行業的運營模式進行顛覆式的改造。
a
生產過程可控化,透明化,以每道工序為單位,生產商實時上傳生產進度的同時,也簽字確認質量合格,一旦出現問題,生產商負全責。
b
客戶的訂單直接下到云平臺,甚至都不用知道終端生產商是誰,通過ERP管理系統,客戶可以24小時查看訂單執行情況,進行對賬和跟蹤,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更控制了人力成本。
c
可以讓中小企業借助平臺的力量和行業內大公司競爭,搶奪訂單,整個體系類似于章魚,加盟的企業就是一個個觸角,一旦鎖定獵物,通過中樞反饋,平臺資源立刻支援該點。中小企業搶到訂單后,可以自己生產一部分,其余部分委托平臺完成
d
中國鋁產業產能嚴重過剩,各家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參差不齊,里面整合資源的操作空間巨大。產能,設備,人員,庫房的同業間平臺化代工,租賃,在平臺整合多家生產企業之后,可以通過平臺云計算,實時掌控每家企業的產能,訂單情況,產能富余的企業可以代工產能緊張企業的訂單,并且這種訂單代工不發生在企業間,全都通過平臺完成。平臺下屬企業整體抗風險性大大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率遠遠高于行業內其他企業。提效降本明顯,平臺品牌度大大加強,前期可以先投入,后期可以收加盟費。
e
鋁棒的期現貨模式轉換,節省采購方成本,現行的訂單下單都是周均價定價或者某一天定價,人為操控因素和市場波動風險較大,可以和采購方簽訂協議,鋁錠價格下降空間的一半利潤歸平臺。同時生產方的鋁棒供給通過平臺完成。
f
平臺的技術支持,平臺匯聚行業內大量專家,哪個廠家遇到技術困難,都可以平臺化解決,提供技術支撐的人可以獲得相應報酬
g
平臺的市場營銷策劃功能,憑借平臺強大的市場分析調研能力,可以為平臺企業提供客戶和產品信息服務,依托平臺的各種資源,設計客戶利益Z大化的商業模式
h
化整為零和化零為整的正反饋循環,客戶和工廠的雙向整合,從鋁棒和擠壓型材集約化采購入手,一家企業盡可能多的集中生產同一合金成分規格的鋁棒產品,同一客戶的訂單,因為具體的型號,合金不同也分解給不同的企業生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量價值,做到三方共贏。
4 重點行業聚焦
關注的行業要是未來中國社會大量需要的產品,此外還具備金融衍生屬性,可以產融結合的產品,比如城市更新改造、物業管理,代建運營等的立體車庫,城市天橋,防洪設施,噪音防護立體大棚,光伏幕墻等。比如立體車庫,引入險資和物業公司,輕資產運營,重管理,多元化金融服務,產融結合。整合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利用國內市場的空白,綁定國外企業,把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訂單同時拿到手,形成一定程度的壟斷。
5 國際化拓展
a
國內外同行業生產體系,統一雙方的生產,質檢標準,中國生產的成品大部件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可以無縫的在歐洲工廠修復,派駐維修小組,在合作伙伴歐洲工廠負責國內發貨的質量問題,不能維修的當地回收處理。
b
派駐工人赴歐洲工廠生產(尤其是歐洲短缺的工種)降低國外合作伙伴的生產成本,簽訂戰略協議,共同搶占市場,借雞生蛋,國內工廠的產能過剩,工人沒活干,但是不能放回家,可以勞務輸出的方式提供給國外的合作企業,有如下幾個好處,真正的三方共贏落在實處,具有可操作性
①國外企業用工成本下降
②國內企業免去工資費用,免費留住工人
③勞務輸出可以綁定彼此間的訂單,雙方合作加上雙保險
④合作模式具有排他性,組建形成壟斷
⑤雙方的勞務和產品訂單通過平臺做,可以短期內幾何倍數的擴大固定資產
文章來源:鋁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