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我們生活在盛世之年,中國人靠著勤奮和智慧用短短不到百年時間,從封建舊社會蛻變成社會主義世界強國。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古代的封建社會》一章中說,中國從脫離奴隸制度進到封建制度,“這個封建制度,自周秦以來一直延續了三千年左右”,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束:根據中國大陸史學界的認定,從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以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封建制度結束的標志。

總結歷史展望未來!縱觀現在高樓大廈,華麗、壯觀、最高、最大、最美,試問哪個建筑能撐過百年,更別說千年。國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快速發展改變和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并影響著世界和全人類。但同時我們也不可避免的品嘗了霧霾和工業污染等負面代價,近百年時間人類的發展擠占和過度發掘了地球生態空間,更是剝削了其他生物的存活空間,近百年來從地球上永久消失的生物數量驟增,目前來看沒有減緩跡象。這不符合正常的自然規律,完全是因為人類的過度干預造成了現在的結果。可喜的是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世界少數政府和一些社會組織已經開始關注生態平衡發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并在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到要努力爭取到 2030 年碳排放達到頂峰,到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從 2020 年到 2060 年這 40 年間,中國的碳排放要從每年的 160 億噸降低到幾乎不排放。消息一出,震驚世界,各大主流媒體新聞頭條爭相報道。給歲月以文明,我們走過今天,不只留下了物欲橫流的資本糟糠,還得告訴后來者我們在生態平衡上所做出的努力。財富和地位并不能傳承千年,唯有舒適可持續的自然條件才 能養育子孫后代。

如今我們生活富足,社會繁榮,我們應該找到一些載體向未來表達,表達我們今天為改變世界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表達我們對生態系統的關注和付出。建筑是表達方式之一,被動房顛覆性的改變了從前人類建筑的形式和概念,用被動房和未來對話,在此我作為一名熱衷于節能建筑事業,全身心投入被動房領域的普通勞動者,發出倡議,我們應該積極貢獻各方智慧和能量,建造符合時代印記,能夠傳承千年的被動式建筑,用以表達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文章來源:門窗幕墻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