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有門窗店老板私聊老狼。說是銷售一單門窗給客戶,裝完后,發現門窗下雨就漏水,風大了還晃!不隔音!窗框居然起裂縫了!
剛開始業主一口咬定是門窗質量的問題,施工的師傅也一口咬定是門窗有問題,要經銷商賠償損失。但是該經銷商覺得該批次的門窗,銷售的不止這一戶人家,以前銷售出去的很多戶,都沒出現類似的問題。經銷商覺得這應該不是門窗的問題,而應該是施工或者墻體的問題。
雙方都辯論了很久,誰也說服不了誰,后來在專業人士建議下,門窗店老板建議把開裂處的門窗拆下來,找找背后真正的原因。


(密封膠其實只是起填縫的作用,根本不防水,特別是外墻,一定要打耐候膠,否則必漏無疑)
窗戶玻璃與框的結合處,是用橡膠皮條進行密封,沒有打膠,且皮條還是最差的那種,經過太陽一暴曬,都已硬化,已起不到密封效果,一下雨就會漏。(如果是用膠條密封,一定要用三元乙丙膠條,否則日曬雨淋極容易老化,安裝了膠條也要再打一次耐候膠)
所謂的中空隔音隔熱玻璃,就是在兩塊玻璃之間加了一圈鋁條,不但鋁條中沒有加干燥劑,而且連中空玻璃的兩塊玻璃連接處的膠都沒打過,只是用一塊透明膠帶把兩塊玻璃粘在一起。(這種假中空玻璃不但起不到隔音隔熱的效果,而且不用多長的時間,玻璃中間將會起霧,玻璃模糊不清,時間一長,玻璃將發霉變質,直接報廢)
受力構件最小壁厚≥1.4mm都不到(窗用鋁型材壁厚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高精度級,受力構件最小壁厚≥1.4mm,否則就有可能變形下墜)
即鋁合金門窗的水密性能不能低于2級指標,否則會造成雨天漏水(鋁合金門窗水密性能最低指標可按下式取值且不小于150Pa)
當然以上原因只是老狼根據經銷商提供圖片和其所描述情況來分析。不一定正確,大家對該問題有什么看法,可以在留言區留言分享。
有哪些原因造成了斷橋鋁門窗的差價?
差價一:鋁材不是越寬越好
如果型材是把中間的尼龍斷橋加寬了,這樣鋁材的穩定性是比左邊的鋁材要差的,特別是家住在高層的住戶,鋁材的穩定性更加重要。畢竟尼龍斷橋和鋁材的成本擺在那里。
此外,增加尼龍斷橋的長度,部分中空玻璃的局里也增加了,可能左邊配的是5+12+5的玻璃,右邊配的卻是5+15+5的玻璃。在不減少鋁材的情況下,長期承受加大玻璃的重量,鋁材有可能會變形。
差價二:玻璃密封膠很重要
封陽臺用的中空玻璃,密封性強不強,看密封膠就能分辨出來。下圖的玻璃四周打了丁基膠包裹的非常嚴實,另外好的密封膠打得比較均勻,如果是"狗啃"的樣子可以直接pass掉。
差價三:玻璃厚度造假
玻璃的厚度也是價格因素之一,有的商家偷工減料,明明是5+12+5的玻璃,卻用4.3mm的玻璃代替5mm的玻璃,光是這一塊的成本就相差50元/平米。
差價四:五金很便宜勸你別買
做一套斷橋鋁需要不少的五金配件,尤其是開窗,有把手和兩個滑撐,很多人都想著壓五金配件的價格,要知道五金件雖然不起眼,卻是天天要用的,省錢只能買到便宜貨。
劣質的五金配件壽命通常只有2-3年,要想用上10年還是要購買大品牌的知名配件,五金件的錢不能省。
差價五:密封條質量有好壞
同樣是密封條,看起來發現不了區別,價格卻相差很大。挑選密封條,不能選太軟的,容易爛,好的密封條有韌性,不會吸水。
差價六:選擇好的泡發劑
窗戶漏不漏水,跟施工工藝和填充材料有很大關系。有的窗戶使用的劣質泡發劑,也許當年不漏水,時間長了泡發劑老化開裂,就會造成漏水。好的泡發劑按下去不會凹陷,并且掰不動,泡發劑的成本差異會有20元/平米左右。
差價七:售后安裝服務
在可靠的地方買斷橋鋁門窗后一般都有很好的安裝服務和售后保障,大家也可以結合品牌響應度、老板的服務態度和售后服務的程度來選擇斷橋鋁門窗,畢竟購買門窗不是封陽臺的最后一步。
材質不一樣,質量不一樣,安全性能不一樣,這就注定門窗價格的差異,購買門窗就應該選品牌門窗有保障,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是永恒不變的道理!
文章來源:門窗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