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源:泰諾風集團 授權發布

“什么影響了隔熱性能”系列受各位捧場,閱讀量都不錯,看來大家都很關注門窗的隔熱設計,那今天泰叔就重拾舊題,繼續講講。之前在“什么影響了隔熱性能?泡沫填充or不填充,誰牛?”一文中曾經探討過斷橋鋁合金窗框扇組合節點中隔熱區和玻璃四周兩處對于對流和輻射的處理方式。其實在框扇組合節點中,還有一個區域需要對對流和輻射進行重點控制,那就是框扇搭接的區域,如下圖所示。(看結論拉到底)
今天分別以使用24mm隔熱條的60系列產品、使用34mm隔熱條的70系列產品和使用44mm隔熱條的80系列產品為例,對框扇搭接區域的不同處理方式進行隔熱性能對比分析。該區域的隔熱性能主要靠中間膠條和與之搭接的隔熱條來保障。這次我們在每個系列的產品分別選取四種不同的方案進行對比:
1.小的實心中間膠條搭配實心T型隔熱條;
2.空腔中間膠條搭配實心T型隔熱條;
3.空腔中間膠條搭配空腔型隔熱條;
4. 發泡實體復合空腔中間膠條搭配空腔型隔熱條。
24mm隔熱條:

1. 小實心中間膠條,實心隔熱條,Uf=2.220W/m2K

2. 空腔中間膠條,實心隔熱條,Uf=2.150W/m2K

3. 空腔中間膠條,空腔隔熱條,Uf=2.091W/m2K
從小的實心中間膠條(配置1)改為空腔中間膠條(配置2), Uf值從2.22降低到2.15,降幅為0.07,再將T型隔熱條(配置2)升級為空腔隔熱條(配置3)后,Uf值降至2.091,又有接近0.06的降幅,從配置1到配置3的Uf值總降幅為0.13。如果以此為基礎(配置3)將中間膠條升級為發泡實體復合空腔中間膠條(配置4), Uf值可再獲得額外的0.057的降幅,從而降至2.034。
34mm隔熱條:

1. 小實心中間膠條,實心隔熱條,Uf=1.897W/m2K

2. 空腔中間膠條,實心隔熱條,Uf=1.754W/m2K

3. 空腔中間膠條,空腔隔熱條,Uf=1.642W/m2K

4. 發泡實體復合空腔膠條,空腔隔熱條,Uf=1.604W/m2K
從小的實心中間膠條(配置1)改為空腔中間膠條(配置2), Uf值從1.897降低到1.754,降幅為0.143,再將T型隔熱條(配置2)升級為空腔隔熱條(配置3)后, Uf值降至1.642,又有0.112的降幅,從配置1到配置3的Uf值總降幅為0.255。如果以此為基礎(配置3)將中間膠條升級為發泡實體復合空腔中間膠條(配置4), Uf值可再獲得額外的0.038的降幅,從而降至1.604。
與使用24mm隔熱條的60系列產品相比,使用34mm隔熱條的70系列產品在從配置1升級為配置2,以及從配置2升級為配置3時所獲得Uf值降幅更大,隔熱性能改善更明顯;但從配置3升級為配置4時所獲得的Uf值降幅不如60系列產品。
44mm隔熱條:

1. 小實心中間膠條,實心隔熱條,Uf=1.697W/m2K

2. 空腔中間膠條,實心隔熱條,Uf=1.516W/m2K

3. 空腔中間膠條,空腔隔熱條,Uf=1.399W/m2K

4. 發泡實體復合空腔膠條,空腔隔熱條,Uf=1.375W/m2K
從小的實心中間膠條(配置1)改為空腔中間膠條(配置2),Uf值從1.697降低到1.516,降幅為0.181,再將T型隔熱條(配置2)升級為空腔隔熱條(配置3)后,Uf值降至1.399,又有0.117的降幅,從配置1到配置3的Uf值總降幅為0.298。如果以此為基礎(配置3)將中間膠條升級為發泡實體復合空腔中間膠條(配置4),Uf值可再獲得額外的0.024的降幅,從而降至1.375。
與使用34mm隔熱條的70系列產品相比,使用44mm隔熱條的80系列產品在從配置1升級為配置2,以及從配置2升級為配置3時所獲得Uf值降幅更大,隔熱性能改善更明顯;但從配置3升級為配置4時所獲得的Uf值降幅不如70系列產品。

這么一來結論就很清楚了,在24mm-44mm隔熱條寬度區間內,隔熱條寬度越大,將小的實心中間膠條升級為空腔中間膠條以及將T型隔熱條升級為空腔隔熱條的隔熱性能改善越明顯,而將實體空腔中間膠條升級為發泡實體復合空腔中間膠條的隔熱性能改善越不明顯。當然,除了隔熱性能之外,發泡實體復合中間膠條還有其他方面的貢獻,在這里就不展開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