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的起因,還要從上面的這張截圖說起。自從個人微博在1月份發布了關于“歐洲系統門窗”的采訪視頻之后,不斷有讀者粉絲問我:
“雄大,歐洲系統門窗和國內的系統有什么區別?”
“到底什么是系統門窗呀?”
“歐洲的系統門窗為何那么貴?要至少3000多元一平?而國產的只要1000多?”
記得有句諺語這樣說道:“懶惰沒有牙齒,但卻可以吞噬人的智慧。” 與其耐著性子一一給大家解釋,不如還是定定心心寫幾篇文章給大家做些介紹吧。
我打算通過這篇文章為大家解釋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 什么是系統門窗?
- 系統門窗的起源與現狀?
- 系統門窗貴在哪?
(文章有點長,有點難讀,但是絕對值得你花點時間好好閱讀,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文末打賞雄大,鼓勵我在半夜1點,敷著冰袋堅持著碼字。)
一、什么是系統門窗?
真正的系統門窗,是一個性能系統的完美有機組合,需要考慮水密性、氣密性、抗風壓、機械力學強度、隔熱、隔音、防盜、遮陽、耐候性、操作手感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還要考慮設備、型材、配件、玻璃、粘膠、密封件各環節性能的綜合結果,缺一不可,最終形成高性能的系統門窗。
可以這樣說,系統門窗是基于系統的整體觀念,一開始研發的時候就確定了目標的,其中包括了各類的物理性能,開啟尺寸,區域使用范圍,按照應用地區法律法規對門窗質量、功能和性能指標的要求,綜合考慮門窗產品應用相關環境因素和在全生命周期內產品可靠性和節能環保性等因素,進行系統化地研發、設計與優化,并嚴格按照工藝要求和相關標準制造、安裝、使用與維護,具有穩定性能的門窗。它要求門窗廠對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指標做出明確承諾,在設計、生產和安裝等各個環節保證實現承諾的指標,并對門窗系統的整體性能、質量指標承擔責任的產品,是質量責任得到保證的產品。
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系統門窗是一個性能系統的有機組合。業界將系統窗和節能窗的區別形象地比喻為“品牌電腦”和“組裝電腦”。系統門窗公司不同于普通門窗廠家,系統門窗公司從整個門窗產業鏈入手,整合門窗所有的技術、材料和設備,提供給下游的門窗加工企業一系列的系統解決方案,并保證整窗的質量。系統門窗不等同于簡簡單單的高性能外窗,它是一個性能系統的有機組合,有機組合就代表系統的設計研發成熟可靠,使用壽命中能耗低、返修率低、使用成本低。
?系統門窗具有更長的平均實際使用壽命。根據國外的系統門窗研究表明“系統窗的平均實際使用壽命為15年~30年,而普通門窗的實際使用壽命為5年~15年”,由此可見系統窗和普通窗的巨大差距。
?系統門窗分兩類:封閉式系統、半封閉式系統。封閉式系統門窗特有門窗系統技術,其五金配套槽口為專用配件槽口,通用性差,五金配件無選擇性,必須使用其專用的配套產品;半封閉式系統因其開放性,五金配件會有多種組合形式。
封閉性系統在中國這個市場因為缺少市場監督,容易大量產生假貨和劣質配套產品,因為他是特殊定制的,且客戶往往不清楚代工廠家,給了大量空間去造假和降品質競爭。
半開放系統因為使用的都是歐標槽口的五金,且有廠家logo,可以明確質量和性能,嚴格意義上這是一種第三方監督機制,確保客戶的最終利益不損失。
?系統門窗的綜合成本更低。系統門窗的施工成本高,使用成本低;普通門窗的施工成本低,使用成本高。系統門窗的施工成本是普通門窗的2倍以上,而施工成本是一次性投入成本,攤銷到整個使用期間后相對低于節能成本的降低額。
系統門窗是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研發、加工、安裝而成,要達到承諾的質量和性能的優秀門窗。建筑外門窗的性能有以下5大標準,我們來看看系統門窗在這些標準中分別達到了哪些等級。
(1)抗風壓性能:
是指外門窗在風壓作用下時,不發生損壞的性能;比如不易發生開裂、型材破損、玻璃的破損、粘接失效,五金件松動的開啟障礙,一共分為9個級別,系統門窗的平均達到6級標準(基本風壓取值系數為0.8KN/㎡),進口系統門窗可以達到最高級。
(2)氣密性能:
簡單一點就是外門窗在正常關閉的狀態下,阻止空氣滲透的能力,一共分8個級別,系統門窗的平均達到6級,進口系統門窗可以達到最高級。
(3)水密性能:
門窗在正常關閉狀態下,刮風下雨時阻止雨水滲透的能力,一共分為6個級別,系統門窗的平均達到4級標準,進口系統門窗可以達到最高級。
(4)保溫性能:
也就是門窗專業術語中所說的K值,系統門窗不低于3級標準,進口系統門窗可以達到最高級別,瑞那斯和旭格分別有k值達到0.8以下的系列。
(5)隔聲性能:
又叫隔音降噪性,是指減弱聲源到聽者之間聲音傳播的能力,一共分為6個級別,系統門窗不低于3級標準,進口系統門窗可以達到最高級。
事實上,這些指標對于進口系統門窗而言,是基礎值。針對每一種性能,進口系統門窗都是可調的!因為進口系統窗配備了相當多的可調換配件。對于水密性,氣密性,抗風壓,U值,隔聲性等各項指標,可以根據客戶具體使用環境和特別需求,進行調整配置!這一點說的形象點,就是類似于LEGO,不同的模塊可以搭出不同的效果。
除此之外,進口系統門窗通常還有相當多系列,不同系列有不同的突出點,用以滿足客戶在某些性能上的特別需求。譬如,比利時瑞那斯系統門窗有得到被動房認證的鋁合金系統門窗,保溫性能達到0.8以下,這意味著冬季可以不需要暖氣或空調采暖。
在選購門窗時,看指標是一個方法,但還是需要合理配置。最完美的系統解決方案不一定需要各項指標都達到最高性能。因為,對于我們的錢包來說,最高性能的往往不是最可愛的解決方案。技術上0.1個值的性能差異,錢包上的差異可能就會相當大。所以好的方案就是,找適合自己的,你要什么樣的性能,就找對應的解決方案,那才是最優秀和合理的。
二、系統門窗的起源與現狀?
1、國外系統門窗的發展歷程
我們國家的系統門窗是從歐美發達國家引進的,歐洲是系統門窗的發源地,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研發出了高性能的系統門窗,進入中國市場也有近20年的時間。說到系統門窗,我們先簡單介紹下系統門窗的三大陣營。
其中,一線陣營包含了歐洲三大品牌,比利時的瑞那斯、德國的旭格和德國的威克納。
比利時瑞那斯鋁業創立于1965年,是一家擁有50年歷史的家族公司。1980年為應對不斷提升的節能隔熱需求,瑞那斯鋁業成功地硏發岀斷橋型材系列。目前, 瑞那斯鋁業在全球40個國家擁有分支機構,項目遍及70多個國家,是業界公認的引領者之一。瑞那斯在比利時總部建有瑞那斯研究院,以及最大的私人創新和測試中心,用以研發及專注于客戶體驗。
德國旭格國際集團創建于1951年,是公認的在幕墻、采光棚、門窗、溫室花園等方面系統供應商領導者之一。2004年,旭格被德國著名雜志《經理人》評為德國建筑業形象和信譽最佳企業。
威克納起源于德國,后被挪威海德魯收購。海德魯是歐洲著名的鋁制建筑系統供應商,產品銷售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歐洲市場。1990年以后,作為海德魯建筑系統品牌之一的WICONA威克納系統以高品質的門窗幕墻系統開始在世界建筑市場上大放異彩。
看看這些發展歷史,就知道成熟的歐洲系統門窗企業并不是在一波熱潮中火速發展起來的,而是都已經在這個行業發展了幾十年。這些系統門窗頂級企業,更多地是把精力投注在系統的研究開發上,從加工工藝,到配件的選擇,到窗戶的安裝,到用戶的體驗,都形成了自己的優勢系統,用實實在在的品質來獲得市場的肯定。目前這幾個國際頂尖品牌都已進入中國,并涉足國內零售市場。
2、國內系統門窗的現狀
說實話,這些年國內的系統門窗的發展有點猛,有一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其實,國內的系統門窗真正起步發展是從2014年開始的,但這些年卻在門窗制造業中迅速上線。大大小小的門窗廠、鋁材廠、五金廠開始紛紛涉足系統門窗行業,一時間仿佛門窗不被冠以“系統”二字就不合時宜。
國外系統門窗公司如瑞那斯、旭格、威克納等,他們都有著幾十年成熟的盈利模式。國外門窗系統公司開發與維護系統需要做大量的設計、研發與認證等,需要不斷付出較大的成本持續投入才能保證系統的高性能,只有通過這些配套件上的利潤增值才能保證系統公司獲得充足的利潤去持續開發與維護系統。
而目前中國系統門窗公司則更多的是傾向賣材料,這跟世界上主流的系統門窗的盈利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消費者買比利時瑞那斯的系統門窗,是因為其代表著高性能,不會去算他們的窗所用的鋁材單價多少,玻璃多少錢一個平方,而中國的廠家還沒有找準盈利模式,還在走著賣材料這樣的老路,要知道系統門窗賣的不是材料而是整體性能。所以,國內不少所謂的“系統公司”,炒概念輕研發測試。國內目前門窗廠中有自己的實驗室的,有對系統門窗真正在研究的據我們所知,也是屈指可數。歐洲系統的企業都是擁有自己的檢測中心,不斷循環的在做測試。而國內企業連自己的實驗室也沒有,怎樣檢測產品,更新產品,研發產品呢?
其實,本土的門窗企業大有機會,據統計,我國門窗行業有近4000億元的市場,但在國內,系統門窗的應用量只占門窗總量的0.5%,而在發達國家中,系統門窗的應用量則占門窗總量的70%以上,因此,我國系統門窗的市場空間很大。加之我國地域遼闊、氣候條件復雜,這樣差異性的環境將給中國本土的系統門窗企業提供無限的機會。
三、系統門窗到底貴在哪?
之前不少讀者看完雄大編輯撰寫發布的300-6000元/平,不搞懂里面的“花頭” ,你怎么敢封窗?一文,不少人咨詢我,為何真正的系統門窗那么貴,單價都要在2500元一平起,雄大在網上找到一篇來自微信訂閱號《地產成本圈》中賀加棟老師寫的一篇分析文章,寫的十分的專業、系統、科學,我借鑒了主體部分,結合身邊的專家們,做了一些補充說明,分享給讀者們。
系統窗比我們的普通節能窗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研發設計:系統窗的設計研發需要2~3年的周期,然后歷經2~3年的系統窗試驗檢測才能投向市場,系統窗的研發試驗比普通窗復雜,其研發設計成本也造成了系統窗比節能外窗高;
?后期服務:系統窗廠家從設計、施工、后期服務均參與其中,并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其人財力的投入較大,其成本也較高;
?綜合性能:系統窗性能在水密性、氣密性、抗風壓、機械力學強度、隔熱、隔音、防盜、遮陽、耐候性、操作手感等一系列性能均需考慮,決定了其門窗各項組成在產品性能、質量指標上比普通外窗要求高很多。
本文主要從硬件角度分析系統窗“看得見”的成本。
1、 型材分析
下表選取國際一線品牌系統窗與普通窗的鋁合金要求:
可見,為了滿足系統窗在氣密性、水密性上的嚴苛要求,系統窗廠家對型材的要求比較高。以下分別從型材強度、隔熱條、注膠工藝、鋁材表面處理、空腔填塞保溫材料等方面簡要介紹系統窗成本增加原因:
1.1 增加型材強度,提高風荷載作用下的抗變形性。
?關于強度。型材強度比普通的外窗型材強度高,提高其在風荷載作用下的抗變形性,減少空氣滲漏。為了滿足高強型材的要求,首先要選質量高的鋁錠:系統窗廠家在選擇鋁錠的時候,一般選擇進口鋁錠或者國內一線的鋁錠品牌。
?關于價格。進口鋁錠一般比國內鋁錠高一倍以上,國內一線品牌比國內二線品牌高8%左右,以型材加工費占門窗綜合單價12%測算,對地上建筑面積的建安成本影響為0.96%。(數據來源:鋁合金門窗(2.0版)│門窗工程系統性總結(一))
?關于拼裝精度要求。系統窗型材拼接要求比普通窗的精度高,就要求加工銑型設備的精度、穩定性要高,且機械的周轉周期要短,這部分成本均要攤到系統窗的成本中。
1.2 系統窗的隔熱條更寬,以滿足系統窗高節能設計要求。
?系統門窗的隔熱條寬度比普通窗的寬度要高30%~60%,其成本增量也會增加30%~60%左右,參見下圖所示:
?為了滿足較高的保溫隔熱要求,系統窗大部分采用進口的隔熱條(也有采用國產的)。進口隔熱條和國產隔熱條的抗拉強度等如下表(數據來源:中國幕墻網):
分析 相對于國產隔熱條,進口隔熱條有更高的剪切強度,以保證系統窗的整體穩定性。但是相對而言,進口隔熱條價格也不低,一般情況下進口隔熱條比國產隔熱條貴2000~4000元/t,其門窗增量為20元~40元/m²,地上增量建安成本為4元~8元/m²。
?部分系統窗對K值要求較低時還需采用多腔室的隔熱條
目前消費者相當關注的保溫性,即前文提到的隔熱U值,其中很關鍵的就是看保溫條的寬度,構造以及材料。對于銷售吹噓出奇好的隔熱U值,消費者不妨仔細看他們的樣角,看不懂結構和材質,至少可以比較寬度。
1.3 角部工藝,增強型材拼接的強度,提高氣密性、水密性。
系統窗與普通窗的重要區別之一,在于系統窗角部處理,這是提高型材連接的強度、加強氣密性和水密性的關鍵。
關鍵一:角碼
普通窗通常采用型材切割,以降低成本。通常系統窗采用型材切割加導流片,提高連接強度。瑞那斯采用一體式鑄造角碼,相較于型材切割加導流片的方式,強度又增加了將近一倍。
關鍵二:注膠
角部注膠通常使用進口品牌雙組份組角膠和導流板,采用抹膠式。通常系統窗采用單側注膠,瑞那斯采用的獨創的雙側注膠,進一步加強了氣密性和水密性,使強度接近翻倍。
1.4 表面型材處理方式,采用國際國內一流的工藝,提高型材的耐久性。
目前常用的鋁型材表面處理方式有粉末噴涂o、氟碳噴涂、陽極氧化和電泳四種。陽極氧化和電泳處理由于色彩較為單調,其使用的范圍也大大的受限。四種鋁型材表面處理方式對成本的影響可參下表所示:
(數據來源:鋁合金門窗(2.0版)│門窗工程系統性總結(一))
為了滿足系統窗在使用年限中保持良好的表面觀感和耐久性,系統窗的鋁型材表面處理方式要求較高,使用的都是大品牌的粉末品牌,而且噴涂的厚度比普通窗要厚,這都是成本增加項。
1.5型材空腔填塞保溫材料,減少熱橋,阻斷熱流。
窗、扇中間腔體填塞保溫材料是系統窗和普通窗的又一區別,其增量成本約3元~5元/m²左右。
2、 玻璃分析
無論是封閉的系統窗還是非封閉的系統窗,國內的玻璃廠家的玻璃均可滿足要求,這是和普通窗差別比較小的地方。但系統窗廠家選擇玻璃廠家時,為保證玻璃高質量和低破損率,一般選擇國內的一線品牌。
一線品牌的玻璃廠家比二線品牌貴5元~10元/m²,約玻璃單平方增加10%~20%左右。
有些地區對外窗K值要求比較低的,也有采用暖邊間隔條,其對成本影響較大,外窗工程增量成本約50元~100元/m²,地上建安成本每平米增加10~20元左右。
3、 五金配件分析
五金配件是將窗框與扇緊密連接的部件,說五金系統的穩定性決定了系統窗性能的優劣一點也不為過。五金配件作為系統窗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本占到系統窗成本的30%以上。
對于封閉式系統門窗廠家,其五金配件均為自己設計研發,并與之匹配,所以選擇了封閉式系統門窗廠家,也決定了配套的五金配件;對于半封閉式系統門窗,其五金配件的選擇性較大,一般國內的系統窗廠家多和國際一線品牌的五金配件供應商合作,以滿足系統窗整體質量的要求,五金配件的檔次可參見下表所示:
?進口與國產:同一種開啟方式下,國際品牌的五金件的價格比國內的品牌價格貴至少一倍以上,如國內內開內倒件一套150元左右,國際品牌G-U,Roto,至少300元以上,做為五金件中的頂級索賓科則是最貴的,無論質量還是價格上又高于別的國際品牌一個檔次。可見五金配件種類繁多,成本從一套幾十元到一套上千元,其成本的離散型非常大。
?窗扇重量決定了五金系統的選用:一般情況下合頁最大承重能力有80kg,130kg,160kg,200kg級的,窗扇的重量每超過一級,如80kg提升到130kg,其五金配件成本增加100元左右。
?窗鎖點設置:一般情況下開啟扇為兩個鎖點,但是為了保證安全防盜功能以及氣密性的要求,需要增加鎖點數量,鎖點每增加一套,其成本增加約10元~30元不等。
? 其他輔助功能的五金件對成本的影響都有影響,如通風器、兒童鎖、微通風全半開配件、防墜落五金配件等。
4、密封膠條
保證氣密性是保證建筑節能的重要措施,系統窗廠家的密封膠條通過系統的研發,膠條角部都是連續的,較厚膠條彎折困難時,使用L型膠條連接,以達到系統窗更好的氣密、水密、隔音、隔熱和抗風壓性能。系統窗廠家一般都采用進口三元乙丙橡膠(EPDM)密封膠條,如瑞那斯、旭格、威克納廠家均大量使用三元乙丙材質的密封膠條。各系統窗廠家在統一的技術標準下又進行了差異化的研發,故不同的系統窗廠家膠條都有一定的差異性。
絕大部分的鋁合金系統窗廠家均采用三道密封膠條,以保證更好的水密氣密要求,參見下圖所示:
所以,系統窗比普通窗需要更多密封膠條,對成本有影響。一般情況下三道密封結構比兩道密封結構,其膠條成本增加5%左右。
5、 附框
為了保證系統窗的安裝精度要求,《建筑系統門窗技術導則》(RISN-TG026-2016)中提出(參下圖),系統門窗宜采用干法施工。
干法施工時,一般情況下系統窗廠家都做附框,以保證系統窗安裝精度,目前采用鋼附框的情況較多(節點圖參照樂道系統窗要求,如下圖所示):
增加鋼附框時,一定要處理節點的防水、熱橋、鋼附框的耐腐蝕性,由此引起增量成本約30元/㎡。
以上是從硬件方面闡述了系統窗好在哪,貴在哪?如果國產窗使用同等質量的型材,隔熱條,五金件,及加工處理,僅僅從硬件角度計算,價格就未必會低于進口系統窗。所以我們說性價比,其實一定是在同等的基礎上比較的。
編輯留言:
通過上述7000多字的文章講述,相信大家對于什么是系統門窗,它在國內的現狀以及它為何貴的原因,大致有了了解。歸根結底,系統門窗為了滿足綜合性能的高要求,在鋁合金型材的強度、隔熱條的寬度、玻璃和五金件的質量、密封膠條的質量及消耗量、以及角部處理和施工工藝上均比傳統門窗都有所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統門窗的成本。我是編輯雄大,應不少《裝修情報》讀者的要求,我們請比利時瑞那斯系統門窗,為讀者們開始了“比利時瑞那斯《裝修情報》讀者群”,群里有專家會為大家解答各類關于系統門窗的問題,并且為我們讀者推出了特惠產品,大家可以掃描雄大的二維碼,我拉大家入群。
覺得文章不錯,對你有用,歡迎給雄大打賞,下期我將繼續寫“系統門窗到底好在哪?(下)”,用具體一套門窗案例進行對比,看看普通門窗和系統門窗各方面的真實數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