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折出現在BAT和TMD等互聯網巨頭裂變崛起之后,隨著生產力的空前提升,各個行業融資更加容易,市場開始淘汰粗線條的發展模式,精致化運營與布局成為最終活下來的主流。在家居行業,全國三大賣場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富森美也先后或借力于資本市場,或憑借區域規模優勢,開始并購全國的區域賣場。
據多家媒體一線報道,當前家居賣場「無人店鋪」現象隨處可見,賣場空洞浩大,缺乏可觀流量。行業人士結論是:多年高速增長之后,家居銷售的增量逐漸觸頂,開始了寸土必爭的存量時代,整合成為新趨勢。
紅星美凱龍:買買買不是野心,是趨勢必然
「家居成長到一定階段,一定會走產業整合的路徑。」行業專家認為,賣場很快形成結盟模式,是一個好局面。
據新浪家居梳理,2015-2019年,紅星美凱龍投資了近30個企業,最大投資15億元,在2018年投資了家居上下游17個企業,是家居賣場領域的龍頭。在7月18日,紅星美凱龍還斥資3.48億元戰略投資銀座家居,獲46.5%的股權。交易成功后,紅星美凱龍將拿下銀座家居12家商場運營權,在山東管理家居賣場數量達43家。
從阿里騰訊美團這樣的巨頭成長之路看,上市后馬不停蹄并購成為日常,紅星走同樣的路徑。
紅星并購有兩個關鍵原因,第一是家居賣場分散,較小的規模在今天抗風險能力更差,被并購是早晚的事;第二是,增量環境不在,在存量發展階段,綜合中國經濟的表現,用于自建賣場的資金數額大,風險高,并購區域賣場、共同發展成為最優選項。
這也是企業在經濟市場發展的正常邏輯,先百家爭鳴,后是少數巨頭爭霸。以美國為例,家得寶和勞氏兩家占美國家居零售市場份額的43%,中國市場僅次于美國,在幾輪整合之后,也將進入同樣的局面。截至2019年3月31日,紅星美凱龍已在國內經營364家家居建材店/產業街。
紅星美凱龍副總裁李秀秀曾表示,從中美人口規模的對比上可以預估,中國家居市場能夠做到至少四個美國市場的規模。
居然之家:不能松懈的追趕者
據最新的公告,居然之家借殼上市之路越來越近了。預計上市之后的并購同樣會密集,目前以披露的并購同樣不少。
據新浪家居梳理,從2014-2017年,居然之家的擴張策略開始不同,新開業和簽約店大多為并購或戰略控股區域優質家居賣場。同時,在2018年1月,居然之家收購河南家居賣場70%的股份,歐凱龍旗下8家賣場納入居然之家體系,啟用「居然之家·歐凱龍」雙品牌。
另外,居然之家在其它領域和地區,包括日本家居領域,都有重磅投資。梳理歷史,從1999年成立,從北京走出的居然比紅星晚13年,但從賣場的數量和分布來看,已經不下于紅星,擴張勢頭迅猛。
數據顯示,截止6月,在內蒙古、貴州、廣東連開三店之后,居然之家累計開業門店數達到316家,累計簽約門店583家。同時,從一線城市到三四五線城市的門店網絡布局也在加速。
居然之家也一直被認為是追趕紅星、能夠匹敵紅星的賣場巨頭。2018-2019年,阿里巴巴先后分別投資了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在阿里入股居然之時,按當時投資額算,阿里認可的估值是363億元,當時紅星市值358億元,這就意味著,紅星、居然在普遍認知中,已經中國家居賣場最強「雙子星」。
富森美:伺機獵捕的區域霸主
7月,富森美以超過2000萬、51%的股權控股四川建南裝飾時表示,收購志在實現資源疊加、供給互補,將為富森美各類客戶提供設計、公裝、家裝、整裝及拎包入住服務。這也意味著富森美從家居流通主賽道進入裝修業務新賽道。通過整合公裝、家裝、整裝和建材家居供應鏈,接入2萬億裝修市場。
這是一舉兩得的生意。
一邊是富森美對接房地產商,做精裝業務;另外是為富森美賣場的經銷商們對接即將到來的精裝行業蛋糕,共同分享。賣場的客戶的粘性也更強了,因為富森美不只是一個分銷渠道和場景,而且愿意把未來市場引導給商場客戶們。
在此次并購之前,富森美較紅星與居然「雙子星」的收購少很多,長年在富裕四川地區深耕的利潤也非常可觀。據最新2019年業績快報披露,上半年營收近8億元,凈利潤超4億元。但與此同時,紅星與居然也已經在四川地區加碼投資,形成對富森美的合圍與分流。要保持業績增長,富森美需要加快自主開店或并購。
按8月1日收盤,富森美市值約94億元,約為紅星與居然的1/3,但足以成為「北居然南紅星」之外,雄踞一方的華中賣場巨頭。中國家居賣場三個巨頭無論是主動,還是戰略選擇,都開始并購地方優質賣場,都說明整合的時代已來。任正非說華為需要擴大朋友圈的戰略也適用于任何領域,跨界聯手、并購整合打破了分散爭鳴的黃金時代,但也將帶來一個巨頭高效率、高質量發展商業的新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