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房子的特點除了“工業風”外,還在于“一切都是智能的”——總共引入了103個智能家居終端設備,不少生活場景實現了無感操作,被外界視為王自如的一場“跨界”實驗。日前,南方日報記者實地參觀,并采訪了王自如對“新家”的體驗與感受。
接入103個終端設備
“做NEXT NEST的初衷并不是為了炫技,而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和痛點”,王自如告訴記者,兩三年前他就有了做一個類似“未來之家”的想法,“我自己在科技行業創業7年多,一直在想‘我的家應該變成什么樣子’這個問題,所以我們也對眾多智能家居解決方案進行了觀察”。
由于多數智能家居解決方案都采用機械化、模塊化的模式,因此王自如決定自己動手組合各類終端設備。最終這套公寓引入了52個品牌的103個終端設備,引入5套智能家居系統串聯使用,并申請了3個國家專利。加上房款,全部投入近2000萬元。整套房屋分為兩大模塊,客廳、書房、廚房、洗衣房是一個模塊,臥室和衛生間是另一個模塊,兩者通過旋轉衣柜進行連接,房屋內的家具設施則由索菲亞為其定制。
整套房屋的裝修風格十分高冷,充斥著濃濃的“工業風”。
“我不希望營造出特別規矩的感覺,所以采用了很自然的隨性方式,但是隨性背后其實有嚴謹的邏輯”,王自如表示這套房子的裝修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一些做工、墻面、地板上的小細節還是存在一定的瑕疵,但大致完成了我對‘家’這個概念的一些設想。”
“王自如”式無感化生活
在參觀NEXT NEST的時候,王自如對屋內影音系統的介紹最為著重,當打開電視時,客廳的燈光會自動調暗,窗戶玻璃也會霧化阻擋光線進入,營造“家庭影院”的效果。他還現場拿著手機用影音系統一頓操作,客廳的音響開始播放歌曲。隨后,王自如轉身走進臥室,客廳的音樂戛然而止,歌曲聲從臥室飄了出來。
智能家居的關鍵在于如何“智能”,因此房間內藏有不少傳感設備,用以感應人體活動從而匹配出需要使用的智能設備和呈現的智能效果。
王自如的淋浴房正對著臥室,采用玻璃透明結構,如果正在洗澡時有人走入臥室便會“一覽無余”,“怎么辦?其實很簡單,只要往這里一站……”王自如說話間走進了浴室,內部傳感器感應后立即啟動玻璃霧化,外面便看不到淋浴房內的情況了,“如果洗完澡出來,30秒后,玻璃會恢復正常”。
同樣的,半夜起來上廁所,屋內沒開燈,但只要腳一落地,地燈就會感應亮起,走入洗手間后,洗手間屋頂的燈也會亮,“這也是我們墻上沒有開關的原因,其實也不太需要開關”。
如今,智能家居設備多以WIFI作為連接中樞進行操作,但王自如在實際操作中卻主要采取有線連接,通過屋頂銅管,將各類設備與家門口旁柜子里的智能設備終端相連接。“不要覺得有線連接看起來很復雜、很多,其實無線連接更復雜,比如地燈采用無線連接,我們調網關就調了兩個小時,而有線的影音系統各模塊加在一起調試時間也沒這么長”。
通過感應設備的連接,王自如的NEXT NEST基本實現了家中任意場景的無感知自動化,而對于當前市面上流行的智能音箱等語音控制設備,王自如認為并沒有達到他對智能家居的需求。
原因在于語音控制設備響應需要一定的緩沖時間,而且利用語音需要一個字一個字說,也需要一個字一個字聽,在不想說話的時候仍然需要語音呼喚設備。“我覺得真正有品質感的家庭,應該是無時無刻觀察感受居住者,不需要給自己刷存在感”,王自如說。
(轉載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