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南京市國土部門推出今年第二批土地預告的同時,江蘇土地市場網也掛出了即將于8月份競拍的南京江北、江寧5幅地塊,與以往不同的是,“現房銷售”的門檻被取消,地價達到最高限價后,將由競爭保障房面積改為競爭自持租賃住房面積,不過這在南京并非首次。
住宅用地最高樓面價降了
此次掛牌出讓的5幅地塊位于江北江浦板塊與江寧濱江板塊,均為住宅或商住性質。與之前土地出讓相同的是,這些住宅地塊均被設置了最高限價,而且地價水平跟當地的“地王”相比,普遍降低了一些。比如位于江浦的2018G36地塊毗鄰浦口區國稅局,出讓面積為3.1萬平方米,最高限價為14.8億元,最高樓面限價為19874元/㎡;位于雨山路板塊的2018G38地塊出讓面積為9萬平方米,最高限價25.4億元,最高樓面限價為14712元/㎡,而江浦此前的“地王”樓面價超過2.3萬/㎡。
地處江寧濱江的兩幅純宅地面積分別為6.4萬和5萬平方米,最高樓面限價均為9000元/㎡,當地的“地王”樓面價達到11000元/㎡,新掛地塊的價格要低出2000元/㎡左右。
“現房銷售”取消了
在這些地塊的出讓條件中,交匯點記者注意到,最高限價依然有所保留,然而達到最高限價的80%、90%這兩個標準下的拿地“門檻”被取消了。在之前的宅地出讓條件中,競價達最高限價的80%時,申領預售的施工進度有相應的門檻;競價達最高限價的90%時,則需要開發商現房銷售。如今,這兩個條件都被取消了。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南京推行土地出讓中的現房銷售制度以來,達到這一條件的地塊有數十幅,不過至今仍未有相關部門出臺關于何為“現房銷售”的標準定義,因此,多數業內人士將其視為一項臨時性的過度政策,無論執行或取消,對于南京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都不大。河西一家樓盤的開發商則告訴記者,取消現房銷售雖然可以令上市時間提速,不過房源何時上市卻并非房企說了算,所以取不取消都無所謂了。
全面推行競自持租賃房面積
除了取消現房銷售,這次的土拍條件中還有一大變化,即在地塊達到最高限價后,將由房企競爭保障房面積改為競爭自持租賃住房面積,不過,這一條在南京也非首次出現。
此前由房企競爭保障房面積時,開發商競得的保障房將無償移交給政府,改為競自持租賃面積后,產權仍為房企所有,只是在用途上不得銷售,只能用于出租。其實,早在2017年8月份,南京首幅自持地塊便現身城南西善橋,該地塊的掛牌價為34億元,最高限價為48億元,出讓條件中明示,達到最高限價時仍有兩個及以上競買人舉牌的,將停止競價,改為競報商品住宅自持面積,每次競報面積為1000平方米,用于向社會出租,不得分割轉讓或改變用途。最終,中海地產以43.2億元將其拿下,由于未達最高限價,因此無需競爭自持面積。
上述5幅地塊的出讓條件中寫道,地價達到最高限價時仍有競買人要求繼續競買的,將停止競價改為在本地塊內競爭自持商品住房(租賃住房)建筑面積,每次申報面積200平方米,申報面積最多者為競得人。至于這些地塊是否會達到最高限價,則只有等到8月17日的拍賣當天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