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記者從浙江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7年浙江全省銷售新建商品房9600萬平方米,開發投資達8227億元,創歷史新高,商品房價格總體平穩。
同時,浙江全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和公積金工作,2017年新增分配公租房5.77萬套、城鎮住房保障租賃補貼家庭8776戶、爭取棚改貸款資金2458億元、歸集住房公積金1191億元、支持住房消費1565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浙江積極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從去庫存向穩房價的轉變、從管銷售向管租售的轉變。
5年來,浙江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3.4億平方米,房地產累計投資3.6萬億元,城鎮人均居住面積達到41.5平方米,為改善住房條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此外,5年來浙江全省共新開工保障房104.9萬套、竣工100.1萬套,城鎮住房保障受益率達24.4%。率先建立公積金監管信息平臺,公積金繳存和使用管理水平居全國前列。第一輪城鄉危舊房治理改造基本完成。
“要在持續增強更舒適居住條件保障上有新作為。”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項永丹表示,2018年浙江要繼續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因城因地施策,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和購房行為,紓緩熱點城市住房市場潛在的價格上漲壓力,確保商品房價格不出現大的起落。
在住房租賃市場方面,2018年浙江將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提高租賃住房供地比例,穩妥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和企業,建成浙江省住房租賃與買賣監管服務平臺。
項永丹表示,在今后工作中,浙江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主動防范和化解房地產領域系統性風險。到2022年,全面實施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穩步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全面提升保障房建設和住房公積金管理水平,助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居更舒適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