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接近小米的高層人士透露,小米公司IPO時間已經確定,將于今年年底,但具體月份還沒有敲定。消息人士表示,小米將會選擇在香港上市。另外,有接近小米高層人士透露,雷軍確實在11月份與投行進行了接觸;據其稱,雷軍同步了2000億美元的目標,并受到了投行的認可。
報道稱,小米內部已經有人開始以950億美元的估值回購員工手中的期權,幾千期權就已經價值超百萬元。
對此,小米公關表示不予置評。但小米工號在1000以內的員工已經財務自由,這在小米公司內部已經是得到公認。
此前估值1000億美元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投行與小米接觸尋求推動該公司2018年上市,一些投行的方案對其估值甚至超過1,000億美元。根據Dealogic的數據,這將使得小米首次公開募股(IPO)成為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 Holding)之后來自中國的規模最大的上市交易;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當時的估值是1,690億美元。
作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初創公司之一,小米上市將是向前邁出了一大步。2014年時這家公司估值為460億美元。
知情人士稱,超過10家西方和中資銀行參與爭奪。他們表示,相比紐約,小米更傾向于在香港上市,因為香港散戶投資者熟悉小米的產品及小米創始人雷軍。雷軍在中國業界的地位堪比“教父”,這一點和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已故創始人喬布斯(Steve Jobs)類似。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是尋求參與小米IPO交易的投行之一。競爭對手認為,摩根士丹利可能會有機會。這家美國投行過去幾年承銷了全球科技領域的許多大規模IPO交易,包括阿里巴巴、facebook Inc.(FB)和Snap Inc. (SNAP)。摩根士丹利駐亞洲前頂級研究分析師季衛東(Richard Ji)目前也是小米的一個關鍵股東之一。季衛東于2013年離開摩根士丹利,現在管理一只持有多只科技股的基金。
小米IPO的傳聞由來已久
關于小米IPO的傳聞由來已久。2017年12月1日,外媒The information報道稱,知情人透露小米正就最早于明年下半年首次公開募股(IPO)與銀行展開洽談。該報道提到,香港是最有可能的上市地點,但不排除在紐約上市。小米隨后予以否認。
2017年12月6日路透社報道稱,消息人士表示,小米已經邀請銀行下周五遞交2018年為該公司安排首次公開發行(IPO)的標書。
針對小米IPO傳聞,雷軍在美國參加高通2017驍龍峰會時回應稱:“我沒有什么好說的。”
2017年12月22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稱,本月早些時候投行與小米接觸尋求推動該公司2018年上市,一些投行的方案對其估值甚至超過1,000億美元。根據Dealogic的數據,這將使得小米首次公開募股(IPO)成為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 Holding)之后來自中國的規模最大的上市交易;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當時的估值是1,690億美元。
小米的一位發言人稱,截至2017年10月底,小米已超額完成今年實現人民幣1,000億元(合152億美元)收入的目標。投行預計小米在2017年的凈利潤將達到至少10億美元,2018年則有望升至約20億美元。投行分析師預計,小米凈利潤的高增長態勢將持續至2019年,這也讓小米以100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首次公開招股顯得“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