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莞發布《東莞市住房建設規劃(2017-2020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住房規劃》)。到2020年東莞新增住房供應(含貨幣補貼)47萬套,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控制在18個月以內。
《住房規劃》提出,東莞將形成以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三類實物房源為有效供應,以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積極推進“去庫存”工作為重點的“五位一體”協同發展的住房體系。
根據規劃,到2020年,規劃新增住房供應量(含貨幣補貼)為47萬套。其中,新增商品住房有效供應27萬套;新增人才住房8.7萬套,包括實物供應4.2萬套,貨幣保障4.5萬套;新增保障性住房貨幣保障3.4萬套;新增租賃住房有效供應7.9萬套,包括公益性房源1.7萬套,市場化房源6.2萬套。
同時,推行租購并舉制度,力爭到2020年發展不少于10家的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籌集不少于8萬套的租賃住房。其中,新增租賃住房7.9萬套,包括市屬住房租賃企業房源(公益性)1.7萬套,社會住房租賃企業房源(市場化)6.2萬套。
推動非商品住房去庫存
《住房規劃》顯示,結合東莞市商品住房庫存量特征和空置率情況,優化商品住房的庫存周期。適當增加商品住房的有效供應,緩解庫存量較少或不足的情況,到2020年,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控制在18個月以內。
根據要求,東莞將積極推動非商品住房去庫存,降低庫存量和庫存周期,探索將商業、辦公等非商品住房發展為非銷售型的養老住房、醫療住房或改造為孵化器、眾創空間,推動房地產多樣化利用,推動非商品住房庫存量在合理區間。
此外,《住房規劃》還提出重點調控大嶺山鎮、望牛墩鎮、黃江鎮、塘廈鎮、清溪鎮的房價,確保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加快對望牛墩鎮、松山湖(生態園)、萬江街道、橫瀝鎮進行非商品住房去庫存,化解地區庫存壓力。增加大嶺山鎮、松山湖(生態園)、中堂鎮、厚街鎮、石排鎮、鳳崗鎮、大朗鎮等地區的土地供應規模,滿足住房建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