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超低能耗建筑?
指標一:能源消耗需求
被動式房屋首先是能耗需求極低房屋,能耗需求規定使得被動房從源頭設計,就是使房屋本身有著極低的能耗需求。
1、房屋單位面積的年采暖需求Qh≤15 kWh/(m²·a) ;
2、房屋單位面積的采暖負荷qh≤10 W/m²;
3、房屋單位面積的年制冷需求,Qc≤15 kWh/(m²·a) ;
4、房屋制冷的冷負荷qc,max≤20 W/m²;
5、房屋單位面積年一次能源總需求EPT≤120 kWh/(m²·a)。
被動房的能耗量是用一次能源來表示,一次能源是在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經加工轉換的能量資源,又稱天然能源,如原煤、石油、天然氣等。
當某種建筑用能換算成一次能源時,需要考慮該種能源在開采、運輸和加工轉換過程中的能源損失。
這些規定不但限制了房屋的采暖能耗,也限制了房屋制冷能耗;并將被動房同一些所謂的低能耗的建筑區分開來。
譬如,某些零能耗建筑或超低能耗建筑本身的能耗需求很高,卻通過使用大量的太陽能光伏和光熱滿足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指標二:室內環境指標
被動房首先是一個舒適度很高的房子,居住建筑的室內環境應全年處于舒適狀態,室內環境規定如下:
1、室內溫度為20℃~26℃。
2、超溫頻率≤10%。
被動式房屋允許出現超溫,也就是室內溫度在夏季超過26℃的小時數與在冬季低于20℃的小時數之和,與全年小時數的比值的頻率≤10%。
這一個規定是考慮了人們有可能選擇室內溫度在冬季20℃以下,在夏季26℃以上生活。
3、室內二氧化碳濃度≤1000 ppm。
被動式房屋對室內二氧化碳濃度≤1000 ppm的要求確保了室內一年四季的空氣必須永遠處于新鮮狀態。一旦超過限值,新風機組將要自動補充新鮮空氣。
4、圍護結構非透明部分內表面溫差不超過3℃,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不低于室內溫度3℃,門窗的室內一側無結露現象。
圍護結構非透明部分內表面溫差不超過3℃和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不低于室內溫度3℃的規定,使得被動式房屋的外圍護結構任何一個部位的保溫隔熱性能都不能被削弱。
屋頂、外墻和地面不能出現梁、板、柱造成的結構性熱橋,外門窗也不能出現過于薄弱部分,以避免出現結露現象。
5、通過管網和輔助通道傳遞的聲音,應符合機房≤35 dB、功能房≤30 dB、起居室≤30 dB和臥室≤30 dB。
被動式房屋對室內噪音有了更嚴格的規定。
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中第5.3.1條規定: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廳)內的允許噪聲級(A聲級)晝間應小于或等于50dB,夜間應小于或等于40dB。
被動式房屋作為高端住宅,其控制指標比該標準值更為嚴格。
指標三:房屋氣密性指標
房屋氣密性是指室內外壓差50帕的狀態下,房屋每小時換氣次數,被動房要求氣密性N50≤0.6。
建筑圍護結構應該具有可以隔絕室內外空氣滲透的功能,這一點在冬季尤為重要,所以,被動房建筑與室外空氣交換都是通過可以控制的機械系統來實現。
建筑的氣密性能對于被動房非常重要,它的密閉性除了可以降低熱量損失以外,還可以控制室內環境的濕度和保護建筑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