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制家居龍頭紛紛入局陽臺
3月25日,歐派家居推出一個系列四則海報,正式宣告入局整裝陽臺項目。歐派整裝陽臺融合“陽臺柜+家電+鋁合金封窗”于一體,以其“整家定制”“套餐”的方式向市場推廣。
(圖片來源:定峰匯,侵刪)
陽臺定制被歐派謂之全屋定制“第七空間”,歐派陽臺項目負責人透露,歐派將進入整裝陽臺,依托歐派的品牌力、渠道力、供應鏈的整合能力、空間的設計能力、電商支援的獲客能力,以及歐派對整裝陽臺勢在必得的信心和決心,這都是歐派進軍整裝陽臺的優勢。
同期,好萊客也正式入局了整裝陽臺項目,3月底,好萊客旗下家裝DTC新物種“呼呼萊裝”誕生,位于廣州市科韻路的首家旗艦店正式開業,據了解,呼呼萊裝瞄準了家裝后市場的舊改局改細分領域,也是好萊客入局陽臺整裝的獨立品牌。
呼呼萊裝旗艦店雖然面積不大,但展示的都是以陽臺、廚房的空間場景,好萊客布局陽臺的深層次戰略意義在于,通過陽臺、廚房的改造打通定制家居、整裝的全系列品牌。
整裝陽臺都有哪些玩家?
“業主重視、產業忽視”,是陽臺定制在過去多年的市場認知和生態,據《中國住宅陽臺整體裝修消費趨勢報告》調查顯示,有76.08%的受訪者陽臺主要用途是洗晾衣服,72.29%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家里的陽臺空間沒有充分利用,而對陽臺整體滿意度的得分只有2.91分。
在此之下,很多消費者愿意為陽臺裝修買單。不過,對于小空間來講,消費者不愿花過多的錢在陽臺上。有調查報告顯示,三萬以內的花費是消費者最能接受的,33.96%的業主愿意花1萬元-3萬元用于陽臺裝修改造,15%的業主愿意投入3萬元以上。
據《2021中國陽臺整裝藍皮書》顯示,2025年陽臺整裝行業的年產值或將達到219億元,并且在持續增長中,隨著存量房、翻新房越來越多,陽臺整裝行業呈現出“大行業、小企業”的經營現狀。
目前來看,整裝陽臺行業入局企業主要分為三大類:
一是陽臺定制專業品牌,如懶貓、享時光、貝趣等;其中懶貓陽臺曾得到歐派家居戰略投資。
(圖片來源:定峰匯,侵刪)
二是跨界品牌,如奧普(吊頂)、雷士(照明)、奧華吊頂旗下南北生活、卡麗歐(不銹鋼)、歐蘭特(晾衣機)等;這類企業品牌影響力大、有實力、有渠道,但大都處于摸索期,還未在市場上形成絕對優勢;
第三類是定制家居企業,歐派官宣整裝陽臺上市,強調一站式場景;好萊客入局陽臺定制,品牌“呼呼萊裝”;尚品宅配、金牌廚柜也相繼推出了“多功能陽臺柜”,雖然不是獨立品牌,但也已經在做深度布局。
為何陽臺定制做不大?
陽臺定制相比于全屋定制,經營難度更大,具體表現為:
1、橫跨品類復雜,多品類整合思維:陽臺定制牽扯到柜類、水電、電器(洗衣機)、金屬門窗、墻地等等,多品類整合難度大。
2、經營流程繁瑣,用戶需求并不明顯。所以有人調侃,定制家居的“第七空間”——陽臺定制,是不是“雞肋空間”?用戶的需求體驗不強烈,這也是許多定制家居品牌一直不肯大舉入局的主要原因。
3、陽臺尺寸、材料不標準,行業無統一標準,同一個戶型樓上樓下都有差異,材料則是各不統一,這也是陽臺無法快速復制做大的重要原因。
陽臺定制從以前單純的洗烘、晾曬、堆放雜物上升到如今的娛樂、休閑、定制陽臺被賦予更多意義,當定制家居頭部企業紛紛入局陽臺定制的時候,整裝陽臺成了眾玩家一致看好的“藍海市場”。
整裝陽臺從此迎來了發展史上最快的時期,陽臺爭奪戰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理論上,各家居企業都有機會參與競爭,都有可能爭奪屬于自己的“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