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滿足房間通風要求及玻璃的可擦性的前提下,開啟扇要盡量少設置,少設置開啟會帶來成本降低、氣密、水密及保溫性能提高、門窗大視野及通透性提高。
門窗分格的設計也要與整體建筑立面相協調,同一層的門窗高度分格須對應,同一立面位置的門窗寬度分格須對應,以提高門窗及建筑的立面效果。
(圖片來源:鑫傲斯門業官網,侵刪)
門窗開啟的設計要充分考慮開啟位置周圍房間結構及家俱的布局。要向墻的一側開啟;開啟扇要對應門口,以使通風順暢;是否便利開啟,90度開啟過程是否刮碰房內物體,開啟后是否對人活動造成不便。
例如:工程設計時經常遇到衛生間和廚房的水龍頭及淋浴房等影響內開窗扇的開啟,此時就需要對窗分格進行調整;平開及推拉窗要充分考慮開啟扇左右撇的設計,推拉窗常開的扇要設計在室內滑道。
繪制門窗分格圖時,要標注出門窗的水平標高,一般標注為門窗框下沿距室內成活地面高度
例如:P+900(P指室內成活地面高度),不同的房間室內成活地面有高度差時應做特別說明,以確定高窗是設計成上亮還是下亮,及上亮、下亮的高度。
(圖片來源:鑫傲斯門業官網,侵刪)
一般情況下,開啟扇下橫高度在900mm—1100mm左右,開啟扇的合適高度為1000mm—1500mm左右。
在開啟扇寬度設計方面,平開內倒窗應控制在650mm—900mm左右,單內開窗應控制在600mm—650mm左右。
因為平開內倒窗開啟以內倒狀態為主,如果扇寬度太小,上懸張口小,影響通風。單內開窗開啟方式為內平開,如果扇寬度太寬,平開后會占用室內空間,造成使用不便,且窗扇容易掉角,增加維修量。
外平開窗扇寬宜控制在450mm-650mm左右,如果太寬,會造成外開開啟不便及摩擦鉸鏈承重不夠,產生掉角。外平開窗高度應控制在1500mm以內。
門高度設計不宜超過2400mm,門扇寬度不宜超過950mm。
門內外開的設計以方便使用為原則,一般外平開門因不占使用空間,應用較多,但高層外門(一般為通陽臺門)易被風吹引起擺動,且門鉸鏈外置,有被腐蝕不安全的缺點。逃生用外門一定要設計為外開門。
(圖片來源:鑫傲斯門業官網,侵刪)
窗上亮、側亮與開啟比例也要兼顧等分或黃金分割比例的原則,忌諱不等分,但分格尺寸又相近的設計。當設計有橫向中挺時,一定要考慮橫挺距地面的高度,以免影響人的觀察視野。
在設計圓弧固定窗時,其中部(弧頂)盡量不要設計有豎挺,以免遮擋視線。
固定窗大小的設計,還要考慮玻璃的強度要求及加工、搬運、安裝的可行性。一般5mm中空玻璃板面不宜大于1500mmX1600mm,面積不宜大于2.5㎡。
在內開扇及外開扇寬度設計上,要考慮五金的最小槽寬安裝要求,平開內倒窗扇最小槽寬要求為400mm(ROTO),外平開扇最小槽寬要求為204mm。
在圓弧窗及圓拱窗設計方面,要注意塑型材的最小彎曲半徑為400mm,同時圓弧型窗還要考慮玻璃是否能裝配進去,是否需要外裝壓條。
在繪制分格大樣圖時,一定要按照比例繪制,包括框扇的線條尺寸,以便清晰的判斷分格設計的美觀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