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安裝窗戶要采用一種節能附框的模式?
以下片段節選自國外的關于門窗節能附框安裝的文章,供大家學習了解。
首先從用紅外熱成像儀拍攝的門窗部位的熱量圖說起。

第一張完工房子的熱圖像是在一月底的清晨拍攝的。結果非常令人鼓舞,并且如預期的那樣,表明隔熱措施運行良好,并且我們已經大大減少了熱橋的數量,特別是混凝土排水溝。上圖顯示我們的房子在前景中,鄰居的房子在遠處。我們房子外面的溫度與未加熱的環境相同:車輛、植物等。與鄰近的房子相比,不僅表面更冷(散熱更少),而且溫度更均勻,顯示出良好的絕緣連續性。

上圖是在街道的更遠處拍攝的,我們的房子現在在背景中。前景中鄰居的房子和我們搬進來時的房子具有相同的熱性能,即沒有空腔墻體隔熱。我們的財產之間的差別非常顯著。

從后面看,房子似乎也表現得很好。墻體保溫是連續的,與混凝土檐槽相關的熱橋(如早期帖子)已經被淘汰。新窗框周圍有少量的熱橋,但這是可以預料到的,因為我們選擇了較便宜的窗戶,在窗框的核心沒有熱裂縫。

相比之下,我們鄰居的房子正失去更多熱量,如上圖所示。混凝土檐槽和窗戶下的單葉磚石面板之間的熱橋非常明顯。

我們介紹了一些我們沒有想到的橋梁。它是由承載外墻隔熱板的鋼托盤傳導熱量的。這些被固定在磚石建筑上(隔熱層的溫暖面),其中一些熱量顯然會通過。也許塑料托盤會更好。總的來說,這是相對次要的事情。
從下面開始,我們介紹這個采用節能附框安裝窗戶的工藝,其目的其實就是盡量減少這個部位的熱橋對建筑能耗的影響。

每個窗戶單元都安裝在外部結構木框架或子框架中。子框架是標準的C16級木材,不需要進行分析,因為它不應該在絕緣層內變濕。在這種情況下,木材的尺寸選擇為60毫米深,原因概述如下。安裝的第一根木材是窗臺件,用作定位和對齊時支撐窗戶的分類帳。窗戶單元用釘板固定在磚石結構上,但是窗戶的大部分重量都在這個賬本上,所以這一定是一個很好的固定方法。子框架的另外三個側面可以緊貼窗戶安裝:

在我們的案例中,周圍的磚石用泥漿(沙子/水泥)打底涂層處理,作為主要的空氣屏障。因此,一旦窗戶被安裝好,渲染干了,我們就可以處理氣密性密封——用專有的空氣密封帶將窗戶密封到子框架上,將子框架密封到墻壁上。事后看來,我們在這里犯了一個小錯誤。我們應該用膠帶將子框架粘在磚石上,然后在渲染層膠帶(黑色膠帶)的頂部渲染。
我們選擇了60毫米深的子框架,因為我們使用了2×60毫米的絕緣層。窗框的厚度是78毫米。因此,我們的想法是讓第一層隔熱材料進入副框架的側面,第二層隔熱材料穿過窗框的表面大約40毫米,如圖所示:

事后來看,我們應該為子框架使用稍微深一點的木材(比如70-75毫米),以解釋第一個絕緣片的10-15毫米粘合層。這將在第二層上節省一點“剃須”,當然這也是一個輕微的熱折衷。
下圖顯示了進入子框架的第一層絕緣層。

我相信我們采用的原則是最大限度減少窗框和周圍砌體之間熱橋的最佳方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