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木門行業因為門檻低、技術弱、對大宗渠道依賴度高等問題,集中度長期低于家居行業整體水平。
根據第三方機構公布的數據,木門行業的CR3僅為4.58%,CR9僅為7.64%。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床墊行業CR5為14.5%,定制柜類CR4為12%,更不用說動輒超過50%的家電行業CR4。
而諸如手機這類充分發展的市場,華為、VIVO、OPPO、小米、APPLE合計占據了96.5%的市場份額,基本沒有給其它品牌留下喘息的空間。
(圖片來源:拍信創意,侵刪)
行業整合是個自然規律,木門行業沒有出現,或者是沒有跟上大家居行業的腳步,一定是因為什么環節沒能實現突破。
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核心是擺脫單一的銷售、渠道之爭,使自身具備更全面的競爭力,打造更寬、更深的護城河。
隨著房地產增長紅利逐漸消失,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木門企業都需要更多地將心思轉向技術和品牌建設。
(圖片來源:家頁觀察,侵刪)
01、站在十字路口的木門行業
“自身經營不善、盲目擴張,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理債務問題。”隨著人民銀行的定性,持續一整年的房地產整頓工作逐漸出了結果。至于是不是另一個故事的序章,這里先按下不表。
這種沖擊帶來的最直觀表現就是隨著房地產行業危機,木門行業的營收增速快速下滑以及回款壓力逐漸上升。
以目前最大的A股上市木門企業江山歐派為例,其三季度營收下滑8.31%,到期未兌付的商業承兌匯票金額3.18億元。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外部環境的壓力,還是對企業未來成長的考量;無論是被動被市場推動,還是主動迎難而上,木門企業都面臨傳統商業邏輯的轉變,擺脫此前的大宗依賴癥。
事實上,整個木門行業年產值早在2018年就出現了增長速度斷崖式下跌的情況,之后幾年也一直未能出現明顯回升。如果說過去幾年,在大宗渠道的滋潤之下,木門企業還不容易下定決心,那么恒大的暴雷無疑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圖片來源:家頁觀察,侵刪)
整個大家居行業普遍存在的大宗依賴癥,就是因為前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獲取資訊的渠道有限,依賴強大的渠道優勢,就能實現商業利益的最大化。
但數字化時代,消費者的信息來源變多,消費決策鏈條開始拉長,大宗渠道進入存量市場,木門行業急需打造渠道之外的護城河,從而擺脫行業初級階段的競爭。
回顧手機市場的競爭歷史,在小米、華為等企業進入市場之前,中國手機市場也長期處于“大行業,小公司”的狀態。是什么讓手機行業的集成度快速增長呢?是手機技術的顛覆性改變導致手機形態發生了改變,進而導致整個行業的商業邏輯發生了改變。
當消費者的因素在整個木門行業的商業鏈條比重越來越大的時候,企業必然需要更高效地滿足消費端多變的場景需求,從而匹配市場邏輯。
技術升級依托下的功能升級正在成為木門行業重要發展方向,堅決的研發投入和高效的市場觸覺才能建立真正的護城河。
02、智能化和高技術化,兩手都要抓
當然,基礎功能的滿足必然無法實現商業上的差異化,尤其是在個性化消費愈發成熟的現在。所以木門行業目前面臨的是一輪代際性的技術升級,從而實現功能體驗上的顛覆性升級。
在方向上,目前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借助智能化大潮,為門添加功能模塊,如智能門鎖、監控、自動報警等。
借助中國龐大且成熟的供應鏈,要實現類似的功能模塊并不困難。困難的其實是在這個鏈條中,技術壁壘很多時候是供應鏈的,而不是木門企業自身的,甚至很多時候企業自身都會成為被強勢品牌整合的對象。
所以就出現了另一種方向,即利用技術升級,對木門功能進行強化和完善,在不妨礙模塊化功能添加的基礎上,實現技術壁壘的構建,從而助力品牌建設。
(圖片來源:家頁觀察,侵刪)
比如TATA木門于12月22日剛剛發布的主動降噪靜音門和全屋降噪靜音的“π系列”,均采用了ANC主動降噪系列,利用頻譜抵消的原理,通過麥克風和激振器將噪音隔絕。
整體原理并不復雜,類似技術過往廣泛應用的場景大家都很熟悉,即耳機和汽車,近些年還有部分互聯網抽油煙機的功能創新。
看似簡單,但這恰恰反映了兩個難得的特質,一是主動去感知、擁抱消費者需求,從而實現功能上的升級迭代,這是一個消費品牌最為重要的特質之一。
二是對技術長期可持續性的投入,從而實現支撐功能迭代的技術升級。TATA從2012年推出45度斜口降噪靜音門開始,長達近十年的專注、精進,造就了其如今市占率2.67%的行業地位。
新的降噪技術的出現,既是消費升級下市場需求的催生,也是企業技術升級路徑上必然結出的碩果。在潛移默化中,企業就已經實現了自己更高層次護城河的戰略目的,從而抽身散亂市場的貼身肉搏。
03、技術升級,一直是木門行業發展源動力
從原始社會的柵欄到私密性更強的門,到后續對堅固性、防火性等層面的升級,再到近現代工業化之后對環保性、隔音性等層面的需求,都是伴隨著功能需求的不斷升級下的技術升級,從而使得行業進一步發展。
對于生產端的廠商而言,不僅涉及到上游的木材、PVC等原材料的規劃,同時還涉及制作工藝、產品結構、物理特性等層面的技術突破,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結合物理、材料等多方面的積累,才能實現突破性的進展。
以TATA本次發布的ANC主動降噪技術為例,整個工藝流程中,涉及了門扇表板設計、前饋麥克風、門扇填充材料、激振器、門扇框架、監控麥克風、APP數字化呈現六個環節。
(圖片來源:家頁觀察,侵刪)
木質室內門集成主動降噪工藝方案
站在行業最前端進行突破的過程中,幾乎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企業勇敢地踏入無人區。即使是最簡單的APP中什么樣的界面更直觀地呈現降噪靜音門工況,都需要長期調研和可行性驗證。
實現工藝上的突破性進展之后,還要著力對生產體系進行全面改造,比如當一系列新的模塊加入到整個生產流程中后,如何更高效地實現各個環節的協調及推進。
然后還有一系列的用戶教育、決策引導等市場層面的工作需要持續推進。讓有需求的消費者認可產品的價值,讓潛在的消費者認知到體驗提升后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等。
總的來說,雖然困難重重,TATA這種敢于在“無人區”進行持續的技術投入,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如果把時間拉長,新技術帶來的功能升級,其實就是在為企業打造更高維度的護城河,讓競爭空間更加寬闊,從而實現良性循環,加強品牌勢能,這是戰略層面的敏銳度和韌性的較量。
此外,先行者不僅僅是為自己打造戰略上的護城河,實現自身競爭力的增強,從而獲得一枝獨秀的市占率,本質上也是在給處于轉型期的行業一個清晰的前進方向,推動行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圖片來源:家頁觀察,侵刪)
正如TATA木門發布會上所說,“推門換境”,不僅是消費端體驗需求的變化,更是商業格局、視野以及歷史階段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