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新能源領域基建批量來襲。此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明確了第一批約1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50個。有機構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各地發布的有關光伏和風電的擬建項目數量近1900個。
在特高壓領域,國家電網近日召開的年度工作會議提出,2022年,國家電網計劃電網投資金額達5012億元。同時,氫能領域項目建設也進一步提速。1月11日,國家電投華南氫能產業基地項目舉行簽約儀式,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
目前,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正快速推進。有統計顯示,今年已發布的與5G相關的項目達22個,其中5G基站建設項目6個,數據中心建設項目11個。
“在數字經濟的帶動下,2022年將成為新基建的發展大年,全年增速有望達到20%以上。”分析師預計,“十四五”期間5G基站投資增速可達到5%至8%,數據中心領域將迎來景氣反轉,預計2022年增速有望達20%以上。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新基建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新基建行業分析
從傳統基建到新基建,會對國內經濟帶來長遠影響,一是夯實經濟基本面,適度加大傳統基建與前置部分新基建補短板力度,有助于增強投資與內需動能;二是傳統行業升級想象空間提升,通過補齊新型基建等,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提升生產效率,為企業盈利帶來新的想象空間;三是新基建發展將進一步拓展社會資本投資。
輕資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業是新基建的核心模塊。政府推動的數字化轉型,無論是數字政府還是數字產業,都會對新型模式提供支持,比如數字貨幣、數字政務平臺、全產業鏈的資源發布平臺等,輔之以人力資源、資本資源的重新配置,將產生一系列的新型生產力模式,最典型的是共享模式。
從我國目前的重點項目建設名單來看,重點方向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現代化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及應用等項目類型,包括工業互聯網創新、光伏產業鏈、天然氣產業鏈、電力產業鏈、新能源產業鏈的項目等等,以及一些為國產芯片做準備的硬科技方面的投資。總的來說重點方向一是圍繞雙碳目標這一主線所輻射出的各行業,二是提高我國硬科技實力以及軟科技實力的建設投入。
“雙碳”目標下新基建需要加速綠色化
作為支撐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公共基礎設施,數據中心、5G建設是關系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耗的最關鍵環節。特別是在“雙碳”目標之下,以數據中心、5G建設為代表的新基建,必須要成為加速綠色化進程的先鋒。
“雙碳”目標下,新基建高質量實施“雙碳”戰略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專家建議,要提前布局轉型戰略,搶占全球零碳產業新賽道。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新型基礎設施的綠色低碳導向,有效應對基礎設施碳排放鎖定效應和擱置資產風險。同時,引領資本流向,發揮公共投資的綠色低碳撬動作用。此外,應該出臺扶持政策,實施綠色新型基礎設施激勵計劃,提供新基建碳中和綜合解決方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