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視頻在網上熱傳:
某美容機構的周年年慶上,多名年輕女職員跪在臺上,兩兩相對互扇耳光,后面的背景板上寫著“狼性團隊”。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互扇耳光”是一個特意試的過程,目的是打造團隊凝聚力。
不知從何時起,“狼性”脫離了兇狠、殘忍,變成了團隊協作、共同奮進的代名詞,于是不少機構公司紛紛將其引入了企業文化。
引入“狼性”的做法,如果是想增加員工的團隊協作意識,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度解讀,就變成了上面的鬧劇。
讓員工下跪、扇耳光是對員工人格的一種侮辱,著地的雙膝和打在臉上的巴掌,與其說是“狼性”,不是說是赤裸裸的“奴性”。
這個美容機構強調的“狼性精神”,說白了,就是對員工進行狂熱的“洗腦教育”,方便以后瘋狂地榨取員工剩余價值。
被瘋狂洗腦的員工
中國企業中最容易看到的就是領導和員工之間人格的不平等:領導高高在上,指揮著員工做牛做馬,抱怨一句辛苦都成了大錯。
實際上,領導和員工之間的不平等只存在于職務上,在人格上他們沒有任何差別。
領導要求員工互扇耳光,并且告訴他們這是激勵工作的積極性,不過是用一種“奴化”的教育期望把他們變得麻木,最終甘心被自己奴役。
在最近的熱播劇《獵場》中,胡歌扮演的鄭秋冬被某公司邀請去做培訓。
臺上,他將虛假的個人經歷夸大,用具有煽動性的苦情戲去說服工人,并完美地融合了公司“忘我勤奮 共筑前程”的理念,臺下的女員工們看得淚流滿面。
看似是一場“共同進步”的熱血盛會,然而熱騰騰的“雞湯”煮出來的還是培養員工的“賣命精神”。
這種教育下的員工,不但不會變得和狼一樣英勇,反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充滿奴性。
最后,他們都變成了“沉沒的大多數”,默默地接受周末上班、扣除津貼、熬夜通宵。
員工在公司聽取領導的安排無可厚非,但不意味著員工就要失去判斷能力,變成領導的附庸。
重慶解放碑前一群女員工穿著紅色制服和高跟鞋跪在繁華的商業街道手腳并用爬行,嘴里喊著“加油”。
在隊伍的前面,還有一名穿著紅色上衣和黑色褲子的男子拿著一面紅色的旗幟。
后續采訪匯總,爬行的女子堅定地告訴記者是自愿接受懲罰,還有人表示當時去接待客戶而不能參加“爬行”活動,感到非常遺憾。如果去參加了,心境一定會不一樣。
實際上,大庭廣眾之下在街上爬行,教育意義究竟在哪里?心境的改變又在哪里?
還有公司要求業績不好的員工當街裸奔,用鈔票去抽打員工的臉,意思是教育“要錢不要臉”,部分員工同樣表示“自愿”。
勞工法中明確地規定了職工的人格不能受到侵犯,職工卻自己接受了這種“奴性”培訓。
基本的榮辱觀、是非觀都沒有了,業務做得再好,又能怎么樣呢?
狼性就是瘋狂壓榨人性
如果翻翻近幾年的新聞,就會發現企業踐踏員工尊嚴的事件絕對不是個例:
深圳一家電子有限公司的員工,因上臺發言時間不夠,被經理要求在員工大會上“學狗叫”;
沈陽一家火鍋店在馬路邊舉行感恩儀式:要求員工排成方形隊列,向領導下跪鞠躬,最后趴在地上磕頭,嘴里喊著“感謝x總,給我工作”。
該公司還錄制了視頻,準備發給其他分公司學習、推廣。
其工作人員在采訪中說,下跪磕頭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是孝道教育。
以上的行為已經令人不滿,下面這些公司的做法更是不堪入目:
深圳GUCCI(古馳)旗艦店員在集體辭職的公開信中說:在公司,吃東西要申請、上廁所要打報告,店鋪里丟了東西所有員工“連坐”賠償。
孕婦在店里吃東西補充營養被告知,只要吃一個蘋果將被記過,吃八個蘋果將被解雇。甚至有員工懷孕7個月仍要上夜班,致使其流產。
這個場景就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監獄,員工就像死刑犯,每一個動作都是被死死限制,沒有一點個人權利。
還有更奇葩的公司文化:
臺灣一老板甚至把員工當“煙灰缸”,燙得全身疤,還持槍恐嚇其父母交出60萬臺幣才放人。
警方對受害員工檢查發現:
22歲的被害人上半身及左手臂遍布疤痕,密密麻麻,左臉和左耳也是傷痕累累;
老板甚至用摩托車大鎖扣頸、鐵鏈綁腰等器具進行凌虐、毆打被害人,致使其左眼外傷性白內障、耳朵囊腫以及牙齒斷裂。
不把員工當人看,動輒打罵,看到的只有老板的變態心理,和“教育”無關。
公司的“偽狼性文化”還體現在加班上,老板們一再告訴員工“不加班的員工,就不是好員工”,任意延長員工工作時間。
來北京打工的李亞侖,連續工作了一個多月,卻沒有得到任何報酬,老板告訴他“我沒有掙到錢,不能給你們發工資”。
公司不掙錢就要求員工白干,是最流氓的邏輯。
還有一些公司為提高效率,采用高頻換血、集體加班、懲罰措施,讓員工時刻處于被炒的憂患中,只能“被自愿”加班。
這樣的“狼性文化”,換種說法就是:能加班就別休息,死不了就起來工作,干不了就早點滾蛋。
惡魔公司都不會有好下場
知乎上一則名為“什么情況下,你會毫不猶豫地辭職?”的帖子引發了5.8萬關注,瀏覽量達5000多萬。
7000多名網友回答了自己辭職的原因,仔細看來,主要原因大都是公司領導對于員工漠不關心,甚至侵害員工的個人利益。
其中,“奇葩”的企業文化被多名網友吐槽。
比如說,強制所有員工帶家屬參與兩周一次的公司聚會,并且把聚會安排在非工作時間;
給親人去世的員工講好好工作的大道理,要求他不到假期就回來作圖;
要求員工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上班,高呼口號,最后還要拖著嗓子發出一個長達10秒的“耶”。
發這些帖子的人,無一例外,最后都選擇了辭職,有的甚至說“加錢都不干了”。
一個只重視控制員工,只強調公司利益的企業,員工會慢慢離心,公司業績難以做好也是正常。
因為他們不知道:相比較專制和冷酷,合作和關懷才是增強團結力最好的方式。
“現代心理學之父”庫爾特·勒溫曾做個一個關于團結力的實驗:
他將所有被試者分為兩組,一組采取一種專制的領導方式,強制要求成員做事情;另一組采用更加寬容的管理方式,主要通過溝通協作要求成員做任務。
實驗過程中,勒溫觀察到,專制式領導的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大都很差,而且對組內的其他成員行為蠻橫,成員之間的關系一般。
寬容的小組里沒有上面的這些問題,小組成員的關系良好,整個小組精神面貌也更好。
勒溫認為,產生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專制的小組只強調“我需要”,寬容的小組則強調“我們需要”。
一個公司就是一個大的團隊,讓員工跪地互扇巴掌只是老板的需要,他們希望員工聽話、上進,卻忽視了員工的需要。
用侮辱性的方式剝奪員工的尊嚴,員工的回報只能是低下的積極性。
前不久,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員工因為公司員工待遇差三次罷工,直接導致公司損失2.64億美元(折合17.6億人民幣)。
受到這一事件影響,現代汽車的銷售量大幅下跌,僅在中國,至少少售出253萬輛汽車。
企業不在乎員工利益,員工自然不在意企業損失。
優秀的公司都在拼命對員工好
優秀的領導,給員工的是真心的關懷,而不是打臉的巴掌。
《財富》雜志聯合卓越工作場所研究所曾做過“最適宜工作的100家”公司的評選活動,公司評分三分之二來自員工對公司的信任調查,包括同事關系、管理層信譽、工作滿意度等。
結果,谷歌位于榜首,最重要的原因是對員工的關懷非常貼心。
免費為員工提供了癌癥篩查,關注員工健康;
改善了育嬰假福利,規定:新父母無論性別都可以擁有12周的全薪假期,并為所有初為人父母者提供500美元的“寶寶感情培養費”,供他們在寶寶出生后3個月內使用;
此外,工作場所配備咖啡、SPA、健身場地、理療器材;
無限制報銷員工培訓費用,允許員工請帶薪病假,甚至其子公司波士頓咨詢公司允許允許員工每天請一段時間假,用于參與社會公益機構項目。
這些公司不但沒有因為員工福利拖累,反而出現了員工兢兢業業工作、工作效益提高的良好發展趨勢。
尤其是谷歌旗下的ACUITY保險公司,全體員工的離職率僅有1%。
好的公司一定是體諒員工,給員工尊嚴的地方,即使是細節之處,他們也不會放過。
全英國最貼心的的老板賴斯,自己的多名員工向他抱怨喜歡看美劇《權力的游戲》,于是賴斯決定允許員工可以看完電視劇再來上班,即使周一早上遲到也可以原諒。
西約克郡營銷公司老板艾伯特對于努力工作的員工從來都不吝嗇,不僅發放大量禮物,還貼心地送員工患病的孩子去迪士尼樂園游玩。
另一個信用評級公司的老板同樣獎勵努力工作的員工,帶著250名員工外出度假,花費達30萬英鎊。
在中國,最受歡迎的明星工作室要屬范冰冰工作室了,連續三年零離職率。
據報道,范冰冰工作室對員工非常大方,年終獎金除了6-7位數字的紅包,還贈送出國游玩的機票、電腦、手機。
還有員工爆料,在一員工結婚時,范冰冰出手包下30桌酒席,并送了禮金和項鏈;另一老員工結婚時,則直接送了一棟房子,并說“工作室所有姑娘的婚禮全包了”。
范冰冰本人還上榜Variety500——一個專注于全球500為為娛樂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商業領袖,對于網友的稱贊,她回應:“工作也是很累的,就問你敢不敢來!”
無一例外,這些公司的老板與員工之間、員工彼此之間關系親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公司業績自然可觀。
而那些用侮辱尊嚴的方式想增加團隊凝聚力的公司,早就走錯了路:你都不真心對員工,又憑什么要求員工靠近你呢?
所以,希望所有公司都不要再去追求“狼性”這種雷人又沒用的企業文化;
也希望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判斷力和是非觀,努力工作,同時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